:::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兩岸「軍事社會學」研究與應用之比較
書刊名:復興崗學報
作者:洪陸訓陳東波
作者(外文):Hung, Lu-hsinChen, Tung-puo
出版日期:1998
卷期:65
頁次:頁1-20
主題關鍵詞:軍事社會學政治作戰政治工作Military sociologyPolitical warfar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3
     本文的目的,在於分析比較兩岸有關「軍事社會學」此一學科的研究、教學與應 用概況。經由比較分析顯示,大陸方面,其軍方已體認到社會變遷給軍中帶來的社會問題, 必須加以研究和謀求解決之道,因而引進國外軍事社會學知識並嘗試建立「具有中國特色」 的理論體系,應用於教學和實際問題之處理上,儘管尚未達到預期目標,但可看出其已具有 相當成效。另一方面,也可發現,大陸尚無法擺脫其馬列毛意識形態的束縛,因此,無論在 學術研究上,或實際應用上,將難於有突破性的發展和更大的成效。國軍方面,同樣面臨社 會變遷的衝擊,軍中社會問題層出不窮,與社會互動更趨頻繁,加上組織精實、兵力整建, 更需要高素質兵力來源與培養,軍事社會學此一新興學科適時提倡,實有助於軍隊轉型過程 中,提昇精神戰力和重塑國軍形象。與大陸相比,雖起步較晚,但只要國防部重視與努力推 動,經由民主社會所提供的學術自由環境,定能激發對此一領域的研究,發揮應有之功效。
期刊論文
1.季世慶(1986)。軍事社會學的研究對象和內容初探。社會科學輯刊,1986(3),12-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郭兆祥(1990)。軍人心理諮詢序。政工導刊,1990(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信興(1992)。簡論軍事心理學在政治工作中的宏觀應用。政工導刊,1992(2),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許祥文(1990)。淺談軍事社會學研究中的幾個問題。社會科學戰線,1990(2),1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朱松春、陳方(1988)。軍事領域的新學科。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季世慶、張信興(1990)。軍事社會學。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曾慶祥(1991)。軍事新知識詞解。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總參政治部宣傳部(1990)。當代軍事學科。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熊誠、周風儀(1990)。軍事教育學教程。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厚卿(1991)。現代軍事學學科手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聿法、任連生、于延民(1993)。軍事科學各學科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向。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政戰學校軍事社會科學中心(1997)。軍事社會科學知識在國軍基層部隊實際應用之研究。台北:政治作戰學校軍事社會科學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中共研究雜誌社(1995)。一九九五中共年報。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國軍政戰史稿編纂委員會(1983)。政戰史稿。台北:國防部總政戰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楊亞平、祁永信(1989)。軍事社會學概論。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許祥文(19841007)。創立具有中國特色的軍事社會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陳膺宇(1996)。軍事社會學之研究--兼論我國現況與展望。軍事社會學學術論文集。桃園:中正理工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段復初(1994)。共軍「政工導刊」內容分析(一九八九-一九九二)。政戰學校政研所專題研究。台北:政治作戰學校研究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