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花間集》中的非情詞(下)
書刊名: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
作者:張以仁
作者(外文):Chang, Yi-jen
出版日期:1998
卷期:49
頁次:頁79-110
主題關鍵詞:花間集非情詞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3
     本文有下面這些重點: 一、從《花間集》五百首詞中,論定一百二十四首為非男女情詞,此項成果,消極的說:對 歷來學者誤以《花間》為艷詞甚或淫詞集如劉大杰輩之誇張侈大之說,提出了強有力的 反證;積極來說,則是披陳了《花間集》的真相。 二、從歷史的線索探求學者對《花間》詞的意見。從宋、明學者的推重,到當代若干學者的 輕蔑,陳述其資料,提出了解釋。這樣的作法,至少對本人來說,是一種新的嚐試。 三、以作者為綱,統計十八家非情詞的情況,就數量言,以孫光憲二十五首居第一,尹鴞則 一首皆無;就比例言,皇甫松、王文錫、歐陽炯都超過二分之一,孫光憲、李珣則接近 二分之一;就類別言:則以孫光憲八類居首。 四、以作品為綱,統計得行旅、邊塞、人物、別情、寫景、弔古、詠懷、風土、憂患、賞遊 、登科、詠物、閒適、神仙、詠史、隱逸十六類,以破歷來學者誤以《花間》寫作範圍 狹隘的成見,兼論敦煌學者如王重民輩的謬說,更提供了與敦煌詞比較的基礎,對探討 宋詞的源流自應有其助力。 五、對一百二十四首非情詞的主要內容,分別作了重點的介紹;對有關題旨的不同意見,也 作了深入的討論。不但在非情詞的認定上有其必要,同時亦有助於後人的研讀。
期刊論文
1.蔡中明(1986)。孫光憲及其詞。成都師專學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蕭繼宗(1986)。孫光憲及其詞。成都師專學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況周頤。蕙風詞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誼。花間集注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陽蔭深(1983)。五代文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任二北。敦煌曲初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胡適。詞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葉慶炳。中國文學史。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俞平伯(1981)。唐宋詞選釋。臺北:木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冰若(19930600)。花間集評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李澤厚。美的歷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任半塘(1987)。敦煌歌辭總編。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任半塘(1954)。敦煌曲初探。上海:上海文藝聯合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況周頤(0)。蕙風詞話。蕙風詞話。沒有紀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李誼(1986)。花間集注釋。花間集注釋。沒有紀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羅琪(1975)。中國歷代詞選。中國歷代詞選。香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張以仁(1996)。試論孫光憲的四首楊柳枝。花間詞論集。臺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王重民(1956)。敘錄。敦煌曲子詞集。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鄭振鐸(1969)。五代文學。中國文學史。沒有紀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羅琪(1975)。中國歷代詞選。中國歷代詞選。香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王重民(1956)。敘錄。敦煌曲子詞集。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張以仁(1996)。試論孫光憲的四首楊柳枝。花間詞論集。臺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十國春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