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說文解字」與六國古文書迹
書刊名:藝術學報
作者:林進忠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in, Chin-chung
出版日期:1998
卷期:63
頁次:頁45-67
主題關鍵詞:說文解字六國古文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4)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4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4
     許慎<<說文解字>>一書,是研究篆隸書法及古文字學最重要的奠基著作,在文 字書法史上有無可比列的尊崇地位。戰國時代六國文字因奏代推行書同文字而罷用 ,遂使今日漢字獨傳奏文體系而來,許慎有「古文由此絕矣」之嘆。近數十年來大 量的戰國文字遺述先後出土,二千多年前文字與書法的實況逐漸浮現。本文從書法 的用筆與字相著眼,結合古代文字傳承的社會環境,對<<說文>>書中錄輯古文與六 國文字遺述間的相互關係比對探索,肯定<<說文>>的貢獻,同時檢視該書歷經傳抄 、改書、刊印的背景,並藉由六國古文書述的用筆與結字通性,重新省思並賞識先 秦篆書書法形質趣韻的豐美與卓越。
期刊論文
1.鐘肇鵬(1980)。焚書考。中國歷史文獻研究集刊,1,176-19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章炳麟(1923)。與于右任論三體石經書。華國月刊,1(4),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孫榖。古微書。古微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敬雅(1985)。李陽冰的研究。李陽冰的研究。新竹。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崔適、張烈(1986)。史記探源。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隱。晉書。廣雅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呂振端(1981)。魏三體石經殘字集證。臺北:學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滕壬生(1995)。楚系簡帛文字編。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何琳儀(1989)。戰國文字通論。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董希謙(1988)。許慎生平及其師友弟子。許慎與說文解字研究。河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啟煥(1988)。五經異義的內容及其影響。許慎與說文解字研究。河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清)康有為。新學偽經考。新學偽經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王興業(1988)。許慎生活的時代。許慎與說文解字研究。河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姚孝遂(1983)。許慎與說文解字。許慎與說文解字。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清)王國維(1959)。漢書所謂古文說。觀堂集林(第二冊)。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清)王國維(1959)。漢時古文本諸經考。觀堂集林(第二冊)。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李光華(1988)。說文解字的內容及其影響。許慎與說文解字研究。河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清)王國維(1959)。說文所謂古文說。觀堂集林(第二冊)。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清)王國維(1959)。桐鄉徐氏印譜序。觀堂集林(第一冊)。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孫海波(1941)。中國文字學。中國文字學。東京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東漢)班固(1965)。前漢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漢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錢玄同。重印新學偽經考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清)劉大櫆。焚書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資治通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王國維(1959)。魏石經考。觀堂集林。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