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非號誌化路口幹道車輛位置對於臨界間距特性之影響分析
書刊名:都市交通
作者:林良泰 引用關係李岳衡
出版日期:1998
卷期:101/102
頁次:頁90-104
主題關鍵詞:非號誌化路口幹道車輛位置臨界間距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臺灣地區之車輛於非號誌化路口運行時,常會發生強佔車道停等,強行接受間距 及非法運行等違規行為,此種現象常造成嚴重之車流衝突,如此不但使得車禍意外頻傳且路 口交通秩序甚難維持。為了解車流於非號誌化路口的運行行為,以作為相關改善措施研擬的 基礎,因此,本研究乃運用統計檢定方法,探討支道車輛通過非號誌化路口時,幹道車輛位 置對於之道車輛的接受間距與拒絕間距之影響分析。即利用此接受間距與拒絕間距之觀念, 來研究建立各流動的支道車輛,面對幹道車輛在不同位置狀況下的接受間距、拒絕間距及臨 界間距值,並與美國 HCM 即臺灣公路容量手冊之臨界間距值相互比較,以探討其關係。 研 究結果顯示,車輛位置對於接受間距影響並不顯著,不過對於拒絕間距卻有很大的影響,而 臨界間距值則與臺灣地區公路容量手冊及 HCM 的值有所差距, 因此顯示兩調查路口之駕駛 者行為與所選路段環境有相當之影響。
研究報告
1.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1994)。Highway Capacity Manual。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new window
2.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1985)。Highway Capacity Manual。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new window
3.Gerlough, D. L.、Huber, M. J.(1975)。Traffic Flow Theory--A Monograph。Washington, D. C.: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簡益正(1994)。非號誌化交叉路口容量與延滯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交通部運輸研究所(1991)。臺灣地區公路容量手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Drew, Donald R.(1971)。Traffic Flow Theory and Control。MeGraw-Hill。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