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海峽分道航行制之設定
書刊名:海運研究學刊
作者:周和平林彬 引用關係趙榆生
出版日期:1999
卷期:7
頁次:頁53-71
主題關鍵詞:分道航行制船舶航道隔離區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
  • 點閱點閱:16
     為減少海難以保護海洋環境,航行安全乃成各沿海國追尋的目標。在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所賦予之權利下,目前各沿海國均依據國際海事組織之船舶航路來設定分道航行制。臺灣海峽通航船舶逐年增加,尤其是臺灣西部沿海,應謹慎評估設定分道航行制之使用效益。本研究對海峽兩岸學者所設計之各種臺灣海峽分道航行制作詳細敘述,並以問卷方式調查船員之航行需求。分析顯示澎湖群島西側海域之航行危機尚不嚴重,船員普遍認為澎湖水道及富貴角附近水域應優先考試設定分道航行制,此結果可作為交通部之參考。
期刊論文
1.林彬、黃義恩(19960300)。港口水域內航行空間規劃之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運學報,4,1-1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Fukushima, H.(1976)。Factors Contributing to Marine Casualties。Journal of Navigation,29(2),135-140。  new window
3.Cockcroft, A. N.(1978)。Statistics of Ship Collisions。Journal of Navigation,31,213-231。  new window
4.張隆憲(19800200)。分道航行制之研究。科學發展月刊,8(2),95-1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蔡佑策(1994)。台灣海峽建立分道通航制可行性方案之研究。運輸計畫季刊,23(4),457-4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Drager, K. H.、Verlo, G.(1978)。Study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Different Causes of Collisions and Groundings。The Thi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arine Traffic Services,43-75。  new window
2.田寶珠、華承相(1991)。試論台灣海峽分道通航。亞太地區海運學術討論會,264-2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連亭、邱志雄(1994)。台灣海峽交通管理的探討。第二屆海峽兩岸海上航運學術研討會,262-26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占魁(1994)。試論台灣海峽分道通航制方案。第二屆海峽兩岸海上航運學術研討會,145-1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郭禹、張吉平(1995)。再論台灣海峽分道通航制方案。第三屆海峽兩岸海上航運學術研討會,1-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周和平(1998)。促進海上航行安全對我轄海域分道航行必要性之研究。國立台灣海洋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廖中山、李台生(1989)。在台灣地區建立海上交通管理系統網及其運作規劃之研究 (計畫編號:國科會研究計畫)。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交通部(1999)。交通統計月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海軍海洋測量局(1988)。中華民國航行指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財政部關稅總局(1995)。中華民國海岸燈塔與其他助航設備一覽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