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學術論文發表過程投稿者與評讀者間互動之專業素養要求
書刊名:中華公共衛生雜誌
作者:戴政
作者(外文):Tai, Johe-jen
出版日期:1999
卷期:18:3
頁次:頁177-180
主題關鍵詞:學術論文專業素養學術期刊評讀制度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35
     發表學術論文是一位從事教職工作人員於教學外最重要工作之一。學術論文發表方式可以在研討會以講演方式表達,但正式發表的管道仍在透過有專門領域同儕評讀(peer review)的學術期刊進行。同儕評讀雖不免如下討論可能延伸一些在投稿者和評讀者間互動時之相關問題,偶有爭議,但同儕評讀在一份期刊能維持良好學術評讀制度狀況下,可以達到鼓勵學術進步、開創新知、保持期刊論文扼要正確的品質要求的根本優點,因此而有正式發表之名。以出版書為例,即使是出版教科書仍得於學術期刊接受同儕之書評,以見證作者著書之專業程度,至於以出版書代表為學之創見 ,則更須於出書前先受同儕評讀,證有新論、正確無誤,方宜付梓,而出版後,更須經同儕或批評或讚譽之錘鍊,方能收之名山,傳諸後世。出書尚且如此,更何況要將論文嘗試發表於競爭激烈的學術期刊。以下就學術期刊進行論文評讀過程中投稿者與評讀者間之可能遇到問題提出討論,並說明二者互動時應有的專業素養要求。 一、 一份優良學術期刊須建立良好的學術評讀過程 自本世紀開始,隨著社會經濟活動力的進步,投入學術研究人口快速增加,學術論文激增、學術期刊相繼成立。就長久經營觀點,一份學術期刊要能由初版到站穩於世界學術圈中,取得一席之位,除要有固定經濟力支撐外(如學會支持),最重要的是需要有高水準的編輯群(editorial board)。編輯群學術水準高,則評讀標準明確公平,有建設性,利於投稿者發現己所未見之論文缺點,故即使所投論文未被接受,也能就事論事,維持揖讓而升的學術風範。反之,若評讀報告明察秋毫而不見輿薪,語瑣詞剔,或稍有不慎,字帶暗諷,則難免陷投稿者於意氣之爭,有礙學術期刊進步 。 建立良好的學術評讀過程,以下數點可供參考: (一) 建立期刊編輯群之評讀制度 編輯群一般採縱線三段制:主編輯、副主編和評讀者,每份期刊一般而言都有一群必要數目固定的基本評讀者,以維持評讀過程運作順暢。編輯群亦有期刊採二段制,以主編和編輯群構成,編輯群直接參與評讀,遇有較專門論文再外送專家審查。編輯群的制度並不特別重要,重要的是評讀運作制度要明確靈活,有效率。例如,若採三段制,是主編或副主編層級是決定論文可被接受的仲裁者?論文一送入期刊,主編或副主編是否需要即進入初評,決定論文是否需要正式外送評讀?主編或副主編必要時是否可摘錄評讀者的報告內容,或強調評讀者某要點要求投稿者務須回答?二位評讀者有一正一反意見時,是由主編、副主編直接加入仲裁,成為第三位評讀者,或再加入第三位評讀者?期刊是否能使評讀者充分明瞭期刊的學術定位,和未來發展方向,使評讀者的報告能符合期刊對論文質的定位的要求?期刊希望評讀者明確表達推薦或不推薦建議,或用點數量化推薦程度?主編或副主編除了維持編務外,也存在藉由評讀制度培養新進優秀的評讀者及未來副主編的人選的責任,並從評讀報告的素質及評讀者認真態度,進行評讀群的新陳代謝工作。 (二) 建立期刊和主編風格 期刊的風格(style)如同商標,需要長期建立,一旦建立,則在學術圈定位清楚,就會有固定稿源,期刊可以成長至一定水準。主編是期刊風格的建立與維持者,主編的風格是在期刊的大風格下,透過對論文選取的標準和評讀制度的運作反映其對未來學術走向的看法及期刊的學術定位。例如,期刊是注重綜合性領域或特定領域?論文的表述重由問題起源再及方法還是首重方法論?期刊希望在特定階段對某些研究領域特重或並無此傾向?希望有特定主題論文(theme topic)以吸引讀者?對由博士論文而來的論文傾向鼓勵否? (三) 時效的控制 評讀制度的建立在維持評讀水準質的要求,在評讀者工作忙碌狀況下,欲維持質的要求,則必與評讀時效起衝突。因此,在評讀過程中,期刊須先定好明確的評讀時效流程並予掌握。在特殊狀況時,則不免須由副主編加入評讀,以達到時效要求,故副主編一職常被視為一種義務性的付出約定(commitment)。在學術期刊競爭激烈狀況下,時效是期刊評讀品質的重要一環。一般而言,期刊應在自接到投稿論文後之三個月內完成評讀報告(一審)回復投稿者,復審之次數不宜超過二次(故連初審應控制在三次內),每次復審之評讀時間應控制在二個月內。 二、 投稿者於投稿過程可能遇到的問題及應有的處理方式 投稿者自將論文初稿送入期刊後,可能遇到的相關問題包括評讀時間的延誤、評讀者間意見不一致、評讀者用語不適當、無法接受評讀者意見或觀點、難以達成統計評讀意見的要求。處理這些問題,應持的學術態度將於下討論之。 (一) 評讀時間的延誤 期刊處理論文的時效,可能造成投稿者困惑的是投稿者在寄出論文後於一定時間內(如一個月)未收到期刊回音、或感覺評讀時間過長(如超過六個月),擔心評讀報告已由期刊寄出,但被郵寄遺失。在傳真、電子郵件正廣泛被學術期刊使用的目前,上述延誤狀況已不太常發生。發生時,一封禮貌的詢問信即可確定。 (二) 評讀者間意見不一致 一般期刊會將投稿者之論文初稿送給二位評讀者,故往往遇到評讀者出現一正一反的相左意見。會引起投稿者不愉快的情形通常是當投稿者回復評讀者意見後,或是持反面意見的評審仍不能果斷的提出較明確具體的接受或拒絕理由,或該評審未能將其看法轉回到原始論點闡明,反而就投稿者回復意見展開反駁;或因主編或副主編表明拒絕立場,讓投稿者感覺其正面價值未受重視。投稿者如有上述不平感覺時,必要時是可以寫信向主編詢問,表達一己對學問的看法,乃至對評審意見的進一步澄清,但用語必得謹守談學問原則,勿用反面語句(如對評審的批評)。在學術論文投稿 過程,投稿者讓自己陷入使他人以為為使論文發表,而有爭辯之舉的誤解中,是極不智且不符學術規範的行為。 (三) 評讀者用語不適當 評讀者撰寫報告時,偶或有用字直率,造成書者無意,觀者刺眼的情形。如,評讀者用強烈字眼表示論文作者對某些論證的無知,或用暗諷形容詞表達論文的深度不夠。投稿者初見到此種用語,自不免反感,最好的反應,是將論文擱置數日後再看,或較能心平氣和,一笑置之。若真要向期刊反映,也應先就評讀者對論文主體的批評先提出答復後,再就評讀者的用語,一語帶過即可。若對主體提不出好的答復,則無須花時間於次要問題。 (四) 無法接受評讀者意見或觀點 在重要期刊(leading journals)的審稿過程,較易出現因稿源充分,退稿率高,故評讀者退搞的原因常不完全是因論文的品質不好,而是以觀點取向主張退稿。投稿者不能了解期刊的風格走向而陷入觀點的爭辯是絕對不需要的的舉措。 (五) 難以達成統計評讀者意見的需求 在實證科學裡,資料分析是研究論文的主要部份之一,因此在論文評讀過程,往往加入統計評讀(statistical review)以求證資料分析的正確性,已是大多數期刊評讀論文過程中的必備一環[1]。統計評讀者或有可能囿於無法完全了解所評讀論文的實作侷限性(如,無法完全按統計觀點隨機取樣,無法取到某些類別資料),或不經意執著於所學統計思維,而做出一些理論正確但不一定是投稿者可以達成的統計分析建議。遇到這種統計評讀報告,投稿者最好的做法是先與統計專家討論,就可以修正者先改進,對統計理論上應該如何作,實際資料卻無法達成的部分,則儘量加上誠實 討論及推論限制,以學術專業態度處理學術問題。 學術研究是辛苦的道路,辛苦的原因是因該爭的是文章千古事,一生中有無一、二重要創見[2]。有此抱負,便不會為論文之計點數篇的常態看法所困,則一篇論文的評讀過程挫折與否,當然能夠淡然處之。文章千古,何獨求一家之賞,能作如此思考,則回復評讀報告的語氣、用字自然言簡意賅,隱然而有大家風範。 三、 評讀者的基本素養 (一) 認清評讀者的角色 一般而言,評讀者的角色是在提出對論文接受與否的建議,以供主編參考。基於此,評讀報告雖具有仲裁者的角色,但評斷語氣仍應略微保守,以不失初斷但非終斷(final decision)的立場。 (二) 了解期刊之評讀制度 不同的期刊有不同的評讀制度,這在一之(一)點說明過。了解所評讀論文期刊之編輯方針、期刊在該領域之層次、主編風格及評讀時效、尤其是期刊對論文要求程度(如,對論文的大約拒絕率,重實例否?),可以做好評讀者的角色,增進期刊評讀作業效率[3-4]。 (三) 守密 評讀報告是極端私密性的(confidential),不將被評讀論文的作者姓名、內容及評讀結果在任何時空狀況下(現在、未來、公開、私下)提起,也不將期刊評讀過程中的內部決策,洩之於被評讀者,是有關評讀者應有的道德標準。 (四) 不懂不審、利益迴避 評讀是專業工作,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故不懂所審論文內容,就應謙讓。評讀者與投稿者間有任何常言所謂利益衝突者,就該迴避;例如兩者作研究的題目與目標幾乎完全相同且是競爭對手,由於評讀者是最先看到投稿者之新發現的讀者,為了避免自己被懷疑竊取別人之研究成果,或刻意讓對手之結果不能發表等等,最好迴避。 (五) 評讀報告的撰寫要求 評讀報告如同一篇簡短的科學論文,一般而言要先對被評讀論文的背景及內容做三至五行的簡短描述,次要就論文的貢獻及不足作一主要評論(major comments),以供主編或副主編做終斷,最後,有必要再加上細評(minor/specific comments)。一些其他素養如: 1. 切忌明察秋毫不見輿薪 評讀報告如能兼顧主評及細評是最好的,但如不能提出具體看法的主評,卻細數論文的缺失,就易使投稿者心生反感。好的評讀報告之所以要先略述論文相關背景內容及主評,目的在顯示評讀者對被評讀論文之主題有清楚認識,顯非外行。明察秋毫不見輿薪,難以說服同儕。 2. 應從相信投稿者的立場出發 以分析資料為例,投稿者不可能將所有原始資料呈現出來,評讀者若對分析結果之正確性懷疑,應從驗證不同因素間關係找出矛盾處,或從理論,文獻提出質疑。若不如此,而直接以文字顯示懷疑態度是對投稿者的不尊重。 3. 用語溫和,尊重投稿者 評讀報告,文字固要直接,但直接在指點明要點,而非指用形容詞點明評讀者心中觀感(如,用勇士(cavalier)形容投稿者之作法大膽欠考慮,用教科書中的第一個例子(the first example in a textbook)描述對論文輕視的評價,用隱喻法批評論文缺失)。心中存著尊重投稿者想法,評讀報告就能中規中矩。 優良期刊的建立,來自充分的稿源,好的評讀報告,能讓投稿者感到有收獲,退稿與否就不是投稿者最在意的重點(雖然失望免不了)。既有接受,則必有拒絕,對投稿者而言,藉由評讀過程來促進學問增長,是千金難買的良方。
期刊論文
1.Altman, D. G.、Gore, S. M.、Gardner, M. J.、Pocock, S. J.(1983)。Statistical guidelines for contributors to medical journals。British Medical Journal,286,1489-1493。  new window
2.Box, G.(1990)。Commentary。Technometrics,32,251-252。  new window
3.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Medical Journal Editors(1982)。Uniform requirements for manuscripts submitted to biomedical journals。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96(Part 1),766-771。  new window
4.Ehrenberg, A. S. C.(1982)。Writing technical papers or reports。The American Statistician,36,326-329。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