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余承堯(1898-1993)山水畫裡的技法與色彩
書刊名:臺灣美術
作者:施世昱
作者(外文):Shi, Shi-yu
出版日期:1999
卷期:11:4=44
頁次:頁10-18
主題關鍵詞:余承堯山水畫技法色彩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2
     關於余承堯的故事一直是令人著迷且喜愛的,知者謂其為大智慧,不知者謂其為 狂。他的一生確實為我們這時代的一個傳奇。 集結畫家、書法家、詩人、音樂學者、藥商、將軍等諸多稱號於一身的余承堯,在五十六歲 停止經商後才開始作畫。除了臨習《芥子園畫譜》外,他幾乎沒有受過傳統書畫的訓練,也 未曾接觸過西方的藝術潮流,僅憑其與生俱來之原始創力的釋放,以及他在大陸數十年的軍 旅生活,與閱歷名山大川的經驗做為創作的出發點,不忮不求地,「反而建立了隱喻當代氣 質的二十世紀末葉中國畫的時代風格。」然而,在其藝術背後所蘊含的是怎麼樣的一個繪畫 世界呢﹖我們尤其感興趣的是:其筆墨技法與色彩創造是如何的不同於傳統﹖它有些什麼特 色﹖為什麼這樣鮮豔的色彩會在形式上尚稱傳統的山水畫中產生﹖ 余承堯山水的主要著力點即在於:表現出山川大地的本質。在「表現出山川大地的本質」下 ,我們從: (一)空間的表達 -- 不同於傳統三遠法的透視。 (二)山石的形質表現 -- 筆墨技法。 (三)新鮮大膽的色彩。 (四)光線的表現與計白當黑的妙用。 等四方面,為余承堯山水作一初步的探討。
期刊論文
1.董思白(19930700)。余承堯傳奇背後的社會文化意義。雄獅美術,269,22-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渝(19930700)。鵬鳥的飛行--余承堯山水。雄獅美術,269,17-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春秀(1986)。鍾情生命裡的真--余承堯其人。雄獅美術,18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鑄晉(1986)。記余承堯。雄獅美術,189,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徐小虎(1986)。余承堯的才華與靈視。雄獅美術,18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芥舟(1986)。住在陋巷的隱士--余承堯的一生。雄獅美術,18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姜一涵(1997)。書法美學隨緣談。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黃秀慧(1988)。悠然見南山--余承堯訪談錄。余承堯的世界。雄獅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杜忠誥(1997)。書法藝術的人文觀察。書法美學隨緣談。國力臺灣藝術教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