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魯迅.中國新興版畫.臺灣四0年代左翼版畫(上)
書刊名:臺灣美術
作者:陳樹升
作者(外文):Chen, Shuh-sheng
出版日期:1999
卷期:11:4=44
頁次:頁30-54
主題關鍵詞:魯迅版畫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5
     木刻在中國有悠久的傳統。中國早在公元 598∼616 年發現敦煌有經卷描圖的木 刻畫,在歐洲最早在公元 1410 年才接受這東方的產物。木刻是一種古老的藝術,中國木刻 占有先導和創始的地位。 中國傳統木刻由於現實生活隔絕,且因畫、刻、印的分開,刻版者沒有任何藝術的創作性, 是一種複製性版畫,久而久之,逐漸失去生命力。而三0年代在中國興起的木刻運動,是魯 迅由國外引進推廣的,它的創作過程,從構思構圖、畫稿上版到雕版印刷,均由畫家本人完 成,是作者的思想和藝術的表現手段,是屬於創作性版畫,它不是中國傳統木版藝術的新生 。 在近世紀的中國畫史中,新興木刻藝術已劃出新舊的界限,在 1929 年至 1945 年這段歷史 中, 1936 年以前新興木刻藝術是被認為有「罪」行為, 它只能生長在沒有陽光的地帶, 1937 年的砲聲響了,它蘊積已久的力量便趁此而澎湃發洩,從此強大的立了起來。 本文各章節的安排係採取以歷史為縱軸,透過作品與史料的雙重檢視,系統地展示了自二十 世紀三0年代魯迅提倡新興版畫運動以來近二十年的發展脈絡,其中包括魯迅的啟蒙活動、 早期木刻團體的興起、抗日戰爭中版畫家的艱苦奮鬥,以及臺灣二二八年代版畫呈現的新趨 勢。
期刊論文
1.王受之、磬年(19920800)。中國大陸現代美術史。藝術家,35(2)=207,260-27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邵大箴(19891000)。魯迅和三十年代新興木刻運動。藝術家,29(5)=173,170-18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受之、磬年(19920900)。中國大陸現代美術史。藝術家,35(3)=208,352-3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范夢(1997)。中國現代版畫史。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齊鳳閣(1994)。中國新興版畫發展史。長春市:吉林美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允經(1992)。魯迅與中外美術。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魯迅(1934)。〈木刻紀程〉小引。鐵木藝術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阮榮春(1997)。中國近代美術史(1911-1949)。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魯迅。〈無名木刻集〉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郭沫若。論中國新木刻--〈北方木刻〉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魯迅。〈新俄畫選〉小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許壽裳。亡友魯迅印象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魯迅。論「舊形式的采用」。魯迅論美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