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插畫風格因素與廣告調性的關係探討--以1978-1997年中國時報廣告金像獎平面作品為例
書刊名:商業設計學報
作者:蕭嘉猷詹玉艷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1999
卷期:3
頁次:頁167-183
主題關鍵詞:風格調性共識價值體系意涵符徵認知模式肖像符號指標性符號美學符碼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8
     鑒於近年來,由於電腦繪圖軟硬體的精進與普及,如何製作精美圖像對設計人員 而言,處理技術已不再是難事。反而是思考如何運用有效的圖像語彙來達成廣告視覺表意策 略才是最不易釐清旳難題。本文論述的目的係針對在規劃平面廣告訴求策略時,為何要考量 選擇適當的插畫風格做為隱性的廣告視覺符碼,使其容易為被訴求對象所接受與認同的原因 。首先以形成廣告訴求策略調性的成因與意義做為本文立論的基礎,再試析裞覺風格因素與 廣告訴求調性因素的相互運作機制關係,歸納出兩者的交集面是屬於文化經驗的共識價值體 系;而這共識價值體系是源自於傳播對象所屬社會的生活文化經驗;在不同的時代,因諸多 主、客觀條件的影響均會蘊育其各自獨特的視覺形式,而這視覺形式常會成為其所處時代的 代表符徵,因此插畫風格的視覺表現形式是含有歷史向度的文化意涵符徵屬性,其具有暗示 或代表不同價質觀或生活品味的指標性符徵的功能。最後,根據本文論述的觀點與原則,以 1978-1997 中國時報廣告金像獎報紙、雜誌與平面廣告的案例做分析,驗證本文的立論的可 行性。
圖書
1.Jameson, F.、唐小兵(1989)。後現代主講與文化理論。合志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Fiske, John、張錦華。傳播符號學理論。遠流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Meggs, Philip B.(1991)。A History of Graphic Design。New York:Van Nostrand Reinhold。  new window
4.Roque, Georges、小倉正史(1991)。Ceci n'est pas un Magritte。  new window
5.鄭家鐘(1998)。時報廣告金像獎20年紀念專輯。時報廣告金像獎執行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Hergenhahn, B. R.、王文科(1989)。學習心理學。臺北市:五南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羅文坤(1986)。行銷傳播學。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Berger, John、陳志梧(1991)。看的方法:繪畫與社會關係七講。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Collingwood, Robin George、王至元、陳華中(1987)。藝術原理。臺北:五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信木、陳秉瑋(1988)。邁向現代化。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Baudrillard, Jean、洪凌(1998)。擬仿物與擬像。臺北:時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