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兩岸如何建立一套軍事安全機制
書刊名:政治科學論叢
作者:楊志恆
出版日期:1999
卷期:專刊
頁次:頁207-223
主題關鍵詞:兩岸軍事安全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0
     建立軍事安全機制是冷戰結束以來,各國之間化解衝突所追求的目標之一,而兩岸之間雖然仍存在著很深的政治岐見,但在過去五十年之間卻能夠維持著對峙而不衝突的軍事關係,這種穩定的軍事關係基本上是有賴於雙方過去建立起的一些互信默契。現在,兩岸關係又因經濟發展需要穩定的和平環境,以及臺海安全被國際化之雙重制約,使得雙方不得不從現實主義及新的安全觀來看待軍事衝突問題。而在這兩股思潮的推波之下,也就不能排除建立軍事安全機制的可能性。以兩岸目前的政治關係而言,這套機制應可先在穩定兩岸軍事關係基礎下繼續推動。兩岸目前可以先考慮設置間接性的軍事熱線、建立非敵意性的越界辨識系統、海上意外通報管道之建立、軍事人員交流、軍事演習的透明化、公布國防白皮書、遵守海峽中線、宣示互不使用核武威嚇等措施先建立良性穩定的軍事關係,繼而再建立以和平解決爭端並簽署互不侵犯協議,透明化軍事演習措施,建立溝通性軍事交流機制,採取限制性之軍事威懾措施以及互動準則,並進行其他低強度衝突的合作安全措施。這套軍事安全機制從現實主義出發,事實上應該是超越政治岐見的。此外,從兩岸都堅持要在和平穩定的環境下追求繁榮目標來看,它更是必須存在的。
期刊論文
1.Lake, Anthony(1998)。Finding stability in change。Asia-pacific Review,5(1)。  new window
2.Cronin, Audrey Kurth、Cronin, Patrick M.(1995)。The Realistic Engagement of China。The Washington Quarterly,1995(Winter)。  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張哲銘(1999)。信心建立措施的回顧與展望。「信心建立措施(CBMS)與國防」研討會,台灣綜合研究院戰略與國際研究所主辦 。台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郭臨伍(1999)。信心建立措施與兩岸關係。「信心建立措施(CBMS)與國防」研討會,台灣綜合研究院戰略與國際研究所主辦 。台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潘湘庭(1998)。世界軍事形勢1997-1998。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Clinton, Bill、AIT(1998)。Remarks on U. S.-China Relations in the 21st Century。Taipei。  new window
3.蘇格(1999)。美國對華政策與台灣問題。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楊勝群、田松年(1996)。共和國重大決策的來壟去脈。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潘湘庭、庫桂生(1999)。國際戰略形勢分析1998-1999。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毛振發、曾岩(1996)。邊防論。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行政院大陸委員會(1998)。大陸及兩岸經濟情勢報告1996-199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行政院大陸委員會(1999)。大陸情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鄧小平(1983)。鄧小平文選(一九七五-九八三年)。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江澤民(1997)。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匯編。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費學禮(1999)。中國飛彈飛越台灣海峽政治與軍事評估。台灣有沒有明天?。台北:先覺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