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魏晉南北朝時期漢語名量詞範疇的語法化程度
作者:吳福祥
書刊名:山高水長 : 丁邦新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上冊;何大安, 張洪年, 潘悟雲, 吳福祥 (編輯)
頁次:553-571
出版日期:2006
出版項: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主題關鍵詞:名量詞範疇語法化程度漢語歷史語法
學門:語言學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0
本文從文本頻率、句法分布以及語義泛化程度等方面考察南北朝時期名量詞範疇的語法化程度。基本結論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名量詞範疇整體上還顯示出較低的語法化程度,漢語名量詞範疇的完全成熟應該是在唐代以後。
期刊論文
1.王紹新(1989)。量詞“個”在唐代前後的發展。語言教學與研究,1989(2),98-1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萬起(1998)。量詞“枚”的產生及其歷史演變。中國語文,1998(3),208-2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武丹(2005)。漢語數量結構語序演變的歷時考察(碩士論文)。中國社會科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洪藝芳(2000)。敦煌吐魯番文書中之量詞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呂叔湘(1999)。現代漢語八百詞。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世儒(1965)。魏晉南北朝量詞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Bybee, Joan L.、Perkins, Revere Dale、Pagliuca, William(1994)。The Evolution of Grammar: Tense, Aspect, and Modality in the Languages of the World。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Bybee, Joan(2003)。Cognitive processes in grammaticalization。The New Psychology of Language。Mahwah, 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new window
2.王紹新(1992)。唐代詩文小說中名量詞的運用。隋唐五代漢語研究。濟南:山東教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Bybee, Joan L.(2003)。Mechanisms of change in grammaticalization: the role of frequency。The Handbook of Historical Linguistics。Blackwell Publishers。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期刊論文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