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漢語文字和詞彙知識在計算機的表達--歷史變遷的觀點
作者:周亞民 引用關係黃居仁
書刊名:山高水長 : 丁邦新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下冊;何大安, 張洪年, 潘悟雲, 吳福祥 (編輯)
頁次:595-611
出版日期:2006
出版項: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主題關鍵詞:語言知識本體書寫系統知識工程
學門:語言學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6
語言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變化,共時與歷時研究都是語言學的重要研究方法。歷時語言的研究需要大量的語料,而這些語料如果沒有描述語言與時間的關係,對於比較語言的變化將難以進行。漢字是漢語的基本單位,本研究建立了漢字知識本體表達了漢字字形、聲韻、字義、異體字關係、衍生詞彙的變化,而且彼此之間的關係都被描述,不是被切分為獨立的單位然後描述其變化。藉由漢字知識本體可以描述特定斷代某個漢字的字形,該字形當時有什麼字義,不同的字義在當時其聲韻為何,不同字義當時有什麼衍生詞彙。漢字知識本體是第一個將時間放入考慮的詞彙知識本體,我們所建立的知識本體重視漢字彼此之間的時間和形音義的交互關係,加入時間變數增加了漢字知識表達的複雜,但是本研究成功的表達了漢字形音義與時間的關係,可以作為漢字和詞彙知識的研究和應用之重要資源。
期刊論文
1.Chang,Jason S.、Lin,Tracy、You,Geeng-neng、Chuang,Thomas C.、Hsieh,Ching-ting(200308)。Building a Chinese WordNet Via Class-Based Translation Mode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 Chinese Language Processing,8(2),61-76。new window  new window
2.Chen, H. H.、Lin, C. C.、Lin, W. C.(2002)。Building a Chinese-English WordNet for translingual applications。ACM Transactions on Asian Language Information Processing,1(2),103-122。  new window
3.Moldovan, D. I.、Mihalea, R.(2000)。Using WordNet and lexical operators to improve internet searches。IEEE Internet Computing,4(1),34-43。  new window
4.周蘭(1999)。雙字組合與詞典收條。中國語文,4,304-30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黃居仁、曾意茹、蔡柏生、Murphy,Brian(20030700)。Cross-lingual Portability of Semantic Relations: Bootstrapping Chinese WordNet with English WordNet Relations。語言暨語言學,4(3),509-53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Berners-Lee, Tim、Hendler, James、Lassila, Ora(2001)。The semantic web。Scientific American,284(5),29-43。  new window
7.Miller, George A.(1995)。WordNet: a lexical database for English。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38(11),39-41。  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王寧(2005)。漢字研究與資訊科學技術的結合。漢字與全球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臺北市政府文化局。102-1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古宇時雄、前寺正彥、野村英登、穀本玲犬、谷田貝常夫(1999)。How 90000 Mojikyo fonts are working at nresent bv the extension of UTF-16:文字鏡字庫與運用。電子古籍中的文字問題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周亞民、黃居仁(2005)。異體字語境關係的分析與建立。第十七屆自然語言與語音處理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莊德明(1999)。漢字印刷字形的整理。電子古籍中的文字問題研討會,(會議日期: 1999年6月14-16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莊德明、謝清俊(2005)。漢字構形資料庫的建置與應用。漢字與全球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日期: 2005年1月28-30日)。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劉淵臨(1992)。電腦甲骨文字典的嚐試編輯。甲骨學與資訊科技學術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Huang, C. R.、Chang, R. Y.、Lee, S. B.(2004)。Sinica BOW (Bilingual Ontological WordNet): integration of bilingual WordNet and SUMO。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anguage Resources and Evaluation (LRE2004)。Lisbon, Portugal。  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黃沛榮(2002)。漢學研究資料庫研發計畫--電腦古文字形:(IV)重要楚簡 (計畫編號:NSC 89-2420-H-002-024-A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秀芳(2003)。漢字古今音電腦檢索系統(五)現代方音 (計畫編號:NSC 90-2411-H-002-039-A9)。台灣大學中文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周亞民(2005)。漢字知識本體--以字為本的知識架構與其應用示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Chou, Y. M.、Huang, C. R.(2005)。Hantology: an ontology based on conventionalized conceptualization。Proceedings of Ontologies and Lexical Knowledge Bases。  new window
2.丁邦新(2004)。漢藏語研究的方法論探索。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宋子然(2002)。訓詁理論與應用。成都: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周薦(1995)。漢語詞匯研究史綱。北京:語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樹(1972)。中文電腦基本用字研究。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工學院計算與控制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徐中舒(1992)。漢語大字典。台北:建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楊錫彭(2003)。漢語語素論。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董同龢(1979)。漢語音韻學。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魯川(2001)。漢語語法的意合網路。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高守綱(199410)。古代漢語詞義通論。北京語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Vossen, P.(1998)。EuroWordNet: A multilingual database with lexical semantic networks。Dordrecht:Kluwer Academic。  new window
12.龍異騰(2003)。基礎漢字學。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宋永培(2000)。當代中國訓詁學。廣東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趙振鐸(2003)。字典論。臺北:正展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董秀芳(2002)。詞彙化--漢語雙音詞的衍生和發展。四川民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丁邦新(1998)。丁邦新語言學論文集。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季旭昇(2002)。說文新證。台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陳新雄(1994)。訓詁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Fellbaum, Christiane(1998)。WordNet: An Electronic Lexical Database。MIT Press。  new window
20.裘錫圭(199504)。文字學概要。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陳昭容(2004)。先秦金文簡牘詞彙資料庫。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趙元任(1992)。漢語詞的概念及其節奏。中國現代語言學的開拓與發展:趙元任語言學論文選。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