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早期粵語「個」的研究
作者:張洪年
書刊名:山高水長 : 丁邦新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下冊;何大安, 張洪年, 潘悟雲, 吳福祥 (編輯)
頁次:813-835
出版日期:2006
出版項: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主題關鍵詞:指示詞量詞變調粵語歷史語法
學門:語言學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39
現代粵語中表遠指的指示詞“嗰"[k35],讀陰上調。在十九世紀的粵語教學材料中,“嗰"多寫作“個",讀作 [k33],是陰去調。也就是和量詞“個"同字同音。南方方言時有量詞兼用作指示詞的例子,粵語也不例外。“個"的聲調從陰去變讀陰上,區分語法功能,是後起的現象。本文採用多種早期粵語材料,研究代詞“個"的轉化過程及條件,並兼論近期粵語中“嗰"的進一步演變,再由陰上改讀陰平。
期刊論文
1.Cheun, Hung-nin Samuel(2006)。One language, two systems: A phonological study of two Cantonese language manuals of 1888。Bulletin of Chinese Linguistics,1(1),171-200。  new window
2.竹越美奈子(2005)。廣州話遠指詞「嗰」的歷史演變。中國語文研究,20,19-2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洪年(2000)。早期粤語中的變調現象。方言,2000(4),299-3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張洪年(1989)。粵語量詞用法的研究。中央研究院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753-7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張雙慶(1999)。香港粵語的代詞。代詞。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如龍、張雙慶(1999)。代詞。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梅祖麟(2000)。唐五代「這、那」不單用作主語。梅祖麟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詹伯慧、張日昇、甘於恩(1988)。珠江三角洲方言詞匯對照。香港:新世紀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詹伯慧、張日昇(1998)。粵西十縣市粵方言調查報告。暨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詹伯慧、張日昇(1994)。粵北十縣市粵方言調查報告。暨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惠英(2001)。漢語方言代詞研究。北京:語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