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梅祖麟〈比較方法在中國, 1926~1998〉一文之商榷
作者:陳新雄
書刊名:漢藏語研究 : 龔煌城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林英津, 徐芳敏, 李存智, 孫天心, 楊秀芳, 何大安 (主編)
頁次:621-635
出版日期:2004
出版項: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主題關鍵詞:漢語研究
學門:語言學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6
期刊論文
1.李方桂(1983)。上古音研究中聲韻結合的方法。語言研究,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新雄(20030200)。梅祖麟「有中國特色的漢語歷史音韻學」講辭質疑。語文建設通訊(香港),73,18-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梅祖麟(2003)。比較方法在中國,1926-1998。語言研究,23(1),16-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新雄(19790600)。切韻性質的再檢討。中國學術年刊,3,31-5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丁邦新(2000)。漢語音韻史上有待解決的問題。中央研究院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台北:中央研究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郭錫良(2002)。音韻問題答梅祖麟。漢語歷史音韻學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郭錫良(2002)。歷史音韻學研究中的幾個問題--駁梅祖麟在香港語言學會年會上的講話。漢語歷史音韻學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龔煌城(1974)。Die Rekonstruktion des Altchinesischen unter Berucksichtigung von Wortverwandtschaften(博士論文)。慕尼黑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1962)。漢語方言字彙。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姚榮松(2004)。從漢語詞源研究的歷程看古音學與詞源學的互動。陳伯元教授七秩華誕論文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梅祖麟(2000)。中國語言學的傳統和創新。學術史與方法論的省思。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新雄(2004)。章太炎先生轉注假借說一文之體會。文字論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楊雄、周祖謨(199302)。方言校箋。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章太炎(1958)。章氏叢書。臺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新雄(1996)。訓詁學。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丁邦新(1998)。丁邦新語言學論文集。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梅祖麟(2000)。梅祖麟語言學論文集。香港: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高本漢、趙元任(1970)。上古中國音當中的幾個問題。上古音討論集。臺北:學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何大安(200110)。聲韻學中的傳統、當代與現代。聲韻論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