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商後期青銅斧鉞制的發展及其文化意義
作者:陳芳妹 引用關係
書刊名:中國考古學與歷史學之整合研究;臧振華 (主編)
集叢: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會議論文集;4
頁次:983-1051
出版日期:1997
出版項: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學門:歷史學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
期刊論文
1.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隊(1987)。殷墟259、260號墓發掘報告。考古學報,1987(1),99-117+140-1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西北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1988)。西安老牛坡商代墓地的發掘。文物,1988(6),1-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隊、臨汾地區文化局(1984)。山西襄汾陶寺遺址首次發現銅器。考古,1984(12),1069-10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廣漢市文化局(1989)。廣漢三星堆遺址二號祭祀坑發掘簡報。文物,1989(5),1-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湖北省博物館、北京大學考古專業(1976)。盤龍城一九七四年度田野考古紀要。文物,1976(2),5-15+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989)。青州市蘇埠屯商代墓發掘報告。海岱考古,1989(1),254-2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南京博物院(1980)。江蘇吳縣草鞋山遺址。文物資料叢刊,1980(3),1-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隊、臨汾地區文化局(1986)。陶寺遺址1983-1984年III區居住遺址發掘的主要收穫。考古,1986(9),773-7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保管組(1958)。山西石樓縣二郎坡出土商周銅器。文物,1958(1),36-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山西省考古研究所(1991)。山西省襄汾縣丁村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簡報。考古,1991(10),882-89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山東工作隊、曲阜縣文物管理委員會(1965)。山東曲阜考古調查試掘簡報。考古,1965(12),599-6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內蒙古烏蘭察布盟文物工作站(1992)。內蒙古商都縣新石器時代遺址調查與試掘。考古,1992(12),1082-109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四川工作隊、四川省廣元市文物管理所(1991)。四川廣元市張家坡新石器時代遺址的調查與試掘。考古,1991(9),774-78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四川省博物館(1959)。四川新繁縣水觀音遺址試掘簡報。考古,1959(8),404-4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991)。吉林東豐縣西斷梁山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考古,1991(4),300-3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白城地區博物館、長嶺縣文化局(1992)。吉林長岭縣腰井子新石器時代遺址。考古,1992(8),673-68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安吉縣博物館(1982)。碳十四年代測定報告。文物,1982(4),88-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高西省(1989)。陝西扶風益家堡商代遺址的調查。考古與文物,1989(5),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李伯謙(1990)。中國青銅文化的發展階段與分區系統。華夏考古,12,82-9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佟柱臣(1986)。中國新石器時代文化的多中心發展論和發展不平衡論--中國新石器時代文化發展的規律和中國文明的起源。文物,1986(2),16-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隊(1962)。河北青龍縣抄道溝發現一批青銅器。考古,1962(12),644-6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河北省博物館、文物管理處(1973)。河北藁城台西村的商代遺址。考古,1973(5),266-27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邵望平、莫潤先(1989)。評瓦西里耶夫《中國文明的起源》。考古,1989(12),1132-11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范勇(1989)。我國西南地區的青銅斧鉞。考古學報,1989(2),161-18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重慶市博物館(1992)。重慶市長江河段新石器時代遺址調查與試掘。考古,1992(12),1068-10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祝培章、卜哲民、程學華(1966)。陝西省城固、寶雞、藍田出土和收集的青銅器。文物,1966(1),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陝西省博物館(1975)。陝西綏德墕頭村發現一批窖藏商代銅器。文物,1975(2),82-8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高雪(1984)。陝西清澗縣又發現商代青銅器。考古,1984(8),760-7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張家川縣文化館(1991)。甘肅張家川縣原始文化遺址調查。考古,1991(12),1057-107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許玉林、楊永芳(1992)。遼寧岫岩北溝西山遺址發掘簡報。考古,1992(5),389-39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陳玉雲、陳依慰、蘇榮譽(1988)。西周「?」國墓地錫器金相考察。考古與文物,1988(4),99-10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陳旭、楊新平(1984)。商周青銅鉞。中原文物,1984(4),71-75+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陳星燦(1991)。內蒙古托克托縣發現的幾件磨制石器。考古,1991(9),8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喀左縣文化館、朝陽地區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1977)。遼寧省喀左縣山灣子出土商周青銅器。文物,1977(12),23-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彭適凡(1983)。談江西靖安徐器的名稱問題。文物,1983(6),66-6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渭水考古調查發掘隊(1992)。陝西渭水流域龍山文化遺址調查。考古,1992(12),1057-106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雲翔(1986)。我國發現的環刃石器及相關問題。考古,1986(6),535-5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楊紹舜(1974)。山西石樓義牒會坪發現商代兵器。文物,1974(2),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學考古系(1991)。遼寧彰武縣考古復查紀略。考古,1991(8),673-6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學考古學系(1992)。遼寧阜新平頂山石城址發掘報告。考古,1992(5),399-4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遼寧省博物館、朝陽地區博物館(1973)。遼寧喀左縣北洞村發現殷代青銅器。考古,1973(4),225-2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錦州市博物館(1978)。遼寧興城縣楊河發現青銅器。考古,1978(6),38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閻晨飛、呂智榮(1988)。陝西延川縣文化館收藏的幾件商代青銅器。考古與文物,1988(4),103-10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樊維岳、吳鎮烽(1980)。陝西藍田縣出土商代青銅器。文物資料叢刊,3,25-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蘇州博物館、昆山縣文管會(1988)。江蘇省崑山縣少卿山遺址。文物,1988(1),52-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隊、臨汾地區文化局(1983)。1978-1980年山西襄汾陶寺墓地發掘簡報。考古,1983(1),30-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福建省博物館(1991)。福建平潭殼坵頭遺址發掘簡報。考古,1991(7),587-599+6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二里頭工作隊(1976)。偃師二里頭遺址新發現的銅器與玉器。考古,1976(4),259-2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二里頭工作隊(1984)。1981年河南偃師二里頭墓葬發掘簡報。考古,1984(1),37-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隊、臨汾地區文化局(1980)。山西襄汾陶寺遺址發掘簡報。考古,1980(1),18-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王培新(1985)。吉林延邊出土的環狀石器及其用途。文物,1985(4),65-6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北京大學考古系商周考古實習組、陝西省考古研究所商周研究室(1988)。陝西綏德薛家渠遺址的試掘。文物,1988(6),28-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吉縣文物工作站(1985)。山西吉縣出土商代青銅器。考古,1985(9),8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隊(1983)。安陽殷墟三家莊東的發掘。考古,1983(2),126-1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隊(1986)。安陽殷墟西區一七一三號墓的發掘。考古,1986(8),703-7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隊(1988)。安陽大司空村東南的一座殷墓。考古,1988(10),865-874+961-9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隊(1989)。1986年安陽大司空村南地的兩座殷墓。考古,1989(7),591-60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隊(1991)。安陽郭家莊160號墓。考古,1991(5),390-39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隊、楊錫章(1992)。1980年河南安陽大司空村M539發掘簡報。考古,1992(6),509-5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隊(1991)。殷墟戚家莊東269號墓。考古學報,1991(3),325-3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安陽市文物工作隊(1991)。河南安陽郭莊村北發現一座殷墓。考古,1991(10),902-90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省新淦縣博物館(1991)。江西新淦大洋洲商墓發掘簡報。文物,1991(10),1-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克什克騰旗文化館(1977)。遼寧克什克騰旗天寶同發現商代銅甗。考古,1977(5),3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李濟(19521200)。記小屯出土之青銅器--中篇:鋒刃器(附後記)。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4,179-230+230_1-230_2+231-240+a4-a1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南京博物院(1982)。江蘇吳縣張陵山遺址發掘簡報。文物資料叢刊,1982(6),25-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6.南京博物院(1983)。江蘇海安青墩遺址。考古學報,1983(2),147-19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7.南京博物院(1984)。1982年江蘇常州武進寺墩遺址的發掘。考古,1984(2),109-1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8.姚生民(1986)。陝西淳化縣出土的商周青銅器。考古與文物,1986(5),12-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9.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986)。浙江餘杭反山發現良渚文化重要墓地。文物,1986(10),36-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0.馬得志、周永珍、張雲鵬(1955)。一九五三年安陽大司空村發掘報告。考古學報,1955(9),25-9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張明華(1989)。良渚玉戚研究。考古,1989(7),624-6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傅憲國(1985)。試論中國新石器時代的石鉞。考古,1985(9),820-8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3.楊紹舜(1981)。山西石樓褚家峪、曹家垣發現商代銅器。文物,1981(8),49-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4.楊紹舜(1981)。山西柳林縣高紅發現商代銅器。考古,1981(3),21-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5.廖永民(1957)。鄭州市發現的一處商代居住與鑄造銅器遺址簡介。文物參考資料,1957(6),73-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6.聞廣(1986)。蘇南新石器時代玉器的考古地質學研究。文物,1986(10),42-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7.戴尊德(1980)。山西靈石縣旌介村商代墓和青銅器。文物資料叢刊,1980(3),46-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8.嚴文明(1987)。中國史前文化的統一性與多樣性。文物,1987(3),38-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9.蘇秉琦(1991)。關於重建中國史前史的思考。考古,1991(12),1109-11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0.吳振錄(1972)。保德縣新發現的殷代青銅器。文物,1972(4),62-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喀左縣文化館、朝陽地區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北洞文物發掘小組(1974)。遼寧喀左縣北洞村出土的殷周青銅器。考古,1974(6),364-372+409+414-4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2.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反山考古隊(1988)。浙江餘杭反山良渚墓地發掘簡報。文物,1988(1),1-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3.廣東省博物館、曲江縣文化局石峽發掘小組(1978)。廣東曲江石峽墓葬發掘簡報。文物,1978(7),1-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4.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員會、浙江省博物館(1978)。河姆渡遺址第一期發掘報告。考古學報,1978(1),39-9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5.河北省文物管理處(1979)。河北省平山縣戰國時期中山國墓葬發掘簡報。文物,1979(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6.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員會(1986)。上海青浦福泉山良渚文化墓地。文物,1986(10),1-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7.臨汝縣文化館(1981)。臨汝閻村新石器時代遺址調查。中原文物,1981(1),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8.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省廣漢縣文化局(1987)。廣漢三星堆遺址一號祭祀坑發掘簡報。文物,1987(10),1-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9.南京博物院、甪直保聖寺文物保管所(1986)。江蘇吳縣張陵山東山遺址。文物,1986(10),26-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0.安徽省文物工作隊(1982)。潛山薛家崗新石器時代遺址。考古學報,1982(3),283-3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鄭建(1986)。吳縣張陵山東山遺址出土玉器鑑定報告。文物,1986(10),39-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2.高去尋(19670300)。刀斧葬中的銅刀。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7(上),355-381+382_1-382_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3.河南省信陽地區文管會、河南省羅山縣文化館(1986)。羅山天湖商周墓地。考古學報,1986(2),153-19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4.山東省博物館(1972)。山東益都蘇埠屯第一號奴隸殉葬墓。文物,1972(8),17-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5.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隊(1975)。1973年安陽小屯南地發掘簡報。考古,1975(1),27-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6.葛介屏(1959)。安徽阜南發現殷商時代的青銅器。文物,1959(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張英、賈瑩(1985)。試論環狀石器及其用途。中國考古學會第五次年會。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芳妹(1992)。故宮所藏殷至周初的異形兵器及其所反映的文化關係問題--商周青銅兵器研究之2。中華民國建國八十年中國藝術文物討論會。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59-3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鄭紹宗(1983)。有孔石錘斧之研究。中國考古學會第四次年會。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陝西省考古研究所、陝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陝西省博物館(1984)。陝西出土商周青銅器。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青海省文物管理處考古隊、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1984)。青海柳灣。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田廣金、郭素新(1986)。鄂爾多斯式青銅器。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鄒衡(1980)。夏商周考古論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Chernykh, E. N.、Wright, Sarah(1992)。Ancient Metallurgy in the USSR: The Early Metal Ag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6.王國維(1959)。鬼方昆夷玁狁考。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中國美術全集編輯委員會(1985)。中國美術全集。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黼(1972)。宣和博古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東京國立博物館、日本中國文化交流協會、日本經濟新聞社(1981)。中山王國文物展:中國戰國時代の雄。東京:日本經濟新聞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梁詩正(1986)。西清古鑑。台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夢家(1942)。海外中國銅器圖錄。北京:國立北平圖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羅振玉(1914)。殷墟書契菁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Gimbutas, M. A.(1965)。Bronze Age Cultures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Paris:London:The Hague:Mouton & Co.。  new window
14.Davies, W. V.(1987)。Catalogue of Egyptian antiquities in the British Museum, VII, Tools and weapons. I, Axes。British Museum publications。  new window
15.Moorey, P. R. S.(1971)。Catalogue of the Ancient Persian Bronzes in the Ashmolean Museum。Oxford:Clarendon Press。  new window
16.羅振玉(1937)。三代吉金文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成東、鍾少異(1990)。中國古代兵器圖集。解放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山東省文物管理處、濟南市博物館(1974)。大汶口。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甘肅省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文物編輯委員會(1979)。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Chang, Kwang-chih(1986)。The Archaeology of Ancient China。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21.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1980)。殷墟婦好墓。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陳夢家(1956)。殷墟卜辭綜述。北京: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郭沫若(1983)。卜辭通纂。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呂智榮(1987)。試論陝晉北部黃河兩地區出土的商代青銅器及有關問題。中國考古學研究論集--紀念夏鼐考古五十週年。西安:三秦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小安(1986)。殷武丁臣屬征伐與行祭考。甲骨文與殷商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楊錫璋、楊寶成(1986)。商代青銅鉞。中國考古學研究--夏鼐先生考古五十年紀念論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遼寧省博物館文物工作隊(1979)。概述遼寧省考古新收穫。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1949-1979。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光直(1989)。中國相互作用圈與文明的形成。慶祝蘇秉琦考古五十年論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