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萍蹤倩影‧日月光華--論胡金銓電影的女性人物與山水美學
作者:洛楓
書刊名:胡金銓的藝術世界;區桂芝 (主編)
頁次:47-74
出版日期:2007
出版項:臺北:躍昇文化
主題關鍵詞:金銓電影女性人物
學門:藝術學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9
Other
1.王維(1959)。漢江臨汎,香港:廣智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維(1959)。青溪,香港:廣智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維(1959)。桃源行,香港:廣智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期刊論文
1.舒琪(1979)。儒與禪之間:胡金銓談《空山靈雨》。電影雙週刊,14,39-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黃仁(1999)。胡金銓的世界。臺北:亞太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胡金銓、山田宏一、宇田川幸洋、厲河、馬宋芝(1998)。胡金銓武俠電影作法。香港:正文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胡金銓、鍾玲(1979)。山客集。台北:遠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孟浩然(1997)。宿業師山房待丁大不至,香港: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羅卡(1998)。萍蹤俠影憶金銓。《超前與跨越:胡金銓與張愛玲》第廿二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特刊。香港:香港臨時市政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年同(1991)。中國電影的空間意識。中國電影美學。台北:允辰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建德(1998)。忠義群像:胡金銓及其戲曲風味電影。《超前與跨越:胡金銓與張愛玲》第廿二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特刊。香港:香港臨時市政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古兆奉(1996)。傳統觀念在刀劍武俠片的表現。《香港武俠電影研究,1945-1980》第五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特刊。香港:市政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建德(2002)。重估《大醉俠》。江湖未定:當代武俠電影的域境論述。香港:香港電影評論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焦雄屏(1999)。電影儒俠:懷念大師胡金銓。書劍天涯‧浮生顯影:大師胡金銓行者的軌跡。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湯尼‧雷恩、林嘉寶(1999)。胡金銓電影的形式與結構。書劍天涯‧浮生顯影:大師胡金銓行者的軌跡。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馬國光(1998)。血流成詩話俠女。《超前與跨越:胡金銓與張愛玲》第廿二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特刊。香港:香港臨時市政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宗白華(1984)。中國詩畫中所表現的空間意識。美學的散步。台北:洪範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宗白華(1984)。論中西畫法之淵源與基礎。美學的散步。台北:洪範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林年同(1991)。中國電影理論研究中有關古典美學問題的探討。中國電影美學。台北:允辰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張建德(1994)。漫漫長路胡金銓。《七十年代香港電影研究》第八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特刊。香港:市政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1998)。徐楓訪問。胡金銓武俠電影。香港:正文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關出(1979)。赤手屠龍千載事:《中國時報》朋友們集體採訪胡金銓導演。山客集。台北:遠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