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網路上的「諧聲」、「注音」、「顏文字」
作者:施育龍
書刊名:修辭論叢;第五輯;中國修辭學會, 臺灣師大國文系 (主編)
頁次:97-117
出版日期:2003
出版項:臺北:洪葉文化
主題關鍵詞:諧聲注音顏文字
學門:文學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
期刊論文
1.周易正(19980700)。語言的超級市場--非習慣結構的網路語言。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會訊,9,24-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智弘(19990200)。當今顯學--網路現象之探討。高中教育,4,45-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潘美岑(20020600)。網路語言之初探研究--漢語的取徑。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8(4),67-7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謝明輝(20020600)。淺談網路語言現象的背後意義。中國語文,90(6)=540,83-8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盧諭緯(1997)。說文解字--初探網路語言現象及其社會意義。第二屆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會議日期: 1997/02/18-20)。台北:中央研究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劉玟蘭(1996)。電子佈告欄及報紙論壇文章中加強詞之比較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盧諭緯(1999)。當我們同在一起:BBS社交性討論區之言說分析(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學碩(1997)。網際網路公共傳播內容的分析--以交大BBS站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早川、鄧海珠(2000)。語言與人生。台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Logan, Robert K.、林圭(2001)。第六種語言:網路時代的新傳播語彙。台北市:藍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胡裕樹(1992)。現代漢語。臺北:新文豐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慶萱(2002)。修辭學。三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