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漢語虛詞語義的微觀分析-
作者:郭銳
書刊名:第二語言讀寫教學研究;Wible, David, 李明懿, Reynolds, Barry Lee (主編)
頁次:45-58
出版日期:2013
出版項: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出版中心
主題關鍵詞:漢語虛詞語義
學門:語言學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
期刊論文
1.石毓智(1992)。論現代漢語的「體」範疇。中國社會科學,1992(6),183-3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杉村博文(2006)。句尾助詞「了」的語義擴張及其使用條件。漢語教學學刊,2006(2),87-9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武果(2007)。語氣詞「了」的「主觀性」用法。語言學論叢,36,341-3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郭銳(2008)。語義結構和漢語虛詞的語義分析。世界漢語教學,2008(4),5-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前瑞(2005)。句末「了」將來時用法的發展。語言教學與研究,2005(1),66-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Ljungqvist, Arin Marita(2003)。Aspect, Tense and Mood: Context Dependency and the Marker le in Mandarin Chinese(博士論文)。Lund University。  new window
2.王偉(2006)。現代漢語「了」的句法定位(博士論文)。中國社會科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北京語言學院語言教學研究所(1986)。現代漢語頻率詞典。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呂叔湘(1999)。現代漢語八百詞。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Sweetser, Eve(1990)。From Etymology to Pragmatics: Metaphorical and Cultural Aspects of Semantic Structur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