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孟子“《春秋》學”考論
書刊名: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
作者:夏德靠
出版日期:2015
卷期:2015(1)
頁次:221-229
主題關鍵詞:素王春秋學春秋筆法微言大義古典歷史編纂學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
先秦時期是"《春秋》學"形成、發展及分化的重要階段,孟子"《春秋》學"是其中的重要環節。它具體表現為三個層面:一是提出孔子"作《春秋》"說,這一說法揭示孔子作《春秋》的社會動因及歷史效果,開啟孔子素王觀念;二是提出"《詩》亡然后《春秋》作",從文化層面揭示《春秋》的內容及筆法,突出《春秋》的王道精神;三是提出"事"、"文"、"義"觀念,肯定"原生態歷史"的存在,認為這種歷史是能夠認識和表述的,但是,史家在力求客觀書寫歷史即求真之外,還應該追求"善"的目標。也就是說,史家在撰寫歷史文獻的過程中,應該體現自身的社會良知,發揚褒善貶惡的批判功能。整體上看,孟子"《春秋》學"表現為經、史觀念融合的詮釋進路,亦即包含對《春秋》的經學闡釋和編纂倫理的認識與觀念,這不但對《春秋》的"經典化"及"《春秋》學"的建構發揮重要的作用,同時還深刻影響古典歷史編纂學的形成。
期刊論文
1.馬銀琴(2002)。孟子「詩亡然後《春秋》作」重詁。上海師範大學學報,200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胡念貽(1981)。《左傳》的真偽和寫作時代問題考辨。文史,11,1-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王充(1986)。論衡。上海:上海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次仲。待軒詩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顧鎮。虞東學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戴望(1986)。管子校正。上海:上海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先慎(1986)。韓非子集解。上海:上海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高誘(1986)。淮南子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焦循(1986)。孟子正義。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先謙(1986)。荀子集解。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1998)。國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楊伯峻(1962)。孟子譯注。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傅傑(1997)。章太炎學術史論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陳鼓應(1983)。莊子今註今譯。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王國軒、王秀梅(2009)。孔子家語譯注。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王鈞林、周海生(2009)。孔叢子譯注。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鄔國義、吳修藝(2006)。劉師培史學論著選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嚴可均(1958)。全漢文。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朱維錚(1988)。周予同經學史論著選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班固(1962)。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郭慶藩(1986)。莊子集釋。上海:上海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惠周惕。詩說。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朱鶴齡。詩經通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范家相。詩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王應麟。詩地理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嚴虞惇。讀詩質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朱鑒。詩傳遺說。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宋翔鳳(189105)。孟子趙注補正。廣雅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慎到(1986)。慎子。上海:上海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司馬遷(1999)。史記。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朱彝尊、中華書局編輯部(1998)。經義考。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公羊壽、何休、徐彥、浦衛忠、楊向奎(1999)。春秋公羊傳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范寧、楊士勛(1999)。春秋穀梁傳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孔穎達(1999)。禮記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段玉裁(1988)。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孔丘、程樹德、程俊英、蔣見元(1990)。論語集釋。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馬端臨(1986)。文獻通考。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左丘明、楊伯峻(1990)。春秋左傳注。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揚雄、汪榮寶、陳仲夫(1987)。法言義疏。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