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歷史作用
書刊名:中國社會科學
作者:姜安
作者(外文):Jiang, An
出版日期:2015
卷期:2015(9)
頁次:4-25+203
主題關鍵詞: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國共產黨蘇聯共產國際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與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問題是一個重大的歷史時代性命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以積極的民主和平力量,成為反法西斯戰爭堅定的政治基石。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以巨大的犧牲和貢獻,成為終結法西斯政治秩序的終極力量之一。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以人本主義關懷,為人類提供了反對戰爭恐怖主義,倡導和平理想主義的正義指向,成為有效推動民主與和平事業發展的主體力量。基于批判邏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對法西斯主義進行的批判性反思,為構筑當今國際安全體系提供了價值向度。基于建構邏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秉承的國際和平倫理主義,成為鑄造國際新秩序的思想基石。基于發展邏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追求的世界文明新范式,成為當今追求國際和平的政治典范。中國共產黨作為中國的政治脊梁和先鋒戰士,是影響反法西斯戰爭、戰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和世界秩序民主化發展不可忽視的政治力量。當然,蘇聯、共產國際在反法西斯戰爭中也有許多歷史經驗和教訓,值得深刻反思和總結。
期刊論文
1.過亦林(1995)。論反法西斯抵抗運動中的法國共產黨。軍事歷史研究,199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高向遠(1998)。論蘇聯在中國抗日戰爭中的作用和影響。人文雜誌,199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徐勇(2002)。兩戰間的日本法西斯主義及其對外擴張理論。抗日戰爭研究,200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金重遠(2005)。蘇聯外交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俄羅斯研究,200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唐晉(2006)。大國崛起。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孫正聿(1998)。哲學通論。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斯塔夫里阿諾斯、吳象嬰(2005)。全球通史:從史前史到21世紀。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胡喬木(1994)。胡喬木回憶毛澤東。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繩祖(1983)。國際關系史(十七世紀中葉--一九四五年)。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齊格勒、魏鳳蓮(2007)。新全球史:文明的傳承與交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威廉.麥克尼爾(2013)。世界史--從史前到21世紀全球文明的互動。北京:中信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繩祖(1983)。國際關系史資料選編。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卡倫.明斯特、伊萬.阿雷奎恩-托夫特、潘忠岐(2012)。國際關系精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阿諾德.湯因比、王智星(2007)。希特勒的歐洲。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米.波波夫斯基、楊元恪(1985)。世界論鐵托和南斯拉夫革命。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阿諾德.湯因比、復旦大學外文系英語教研組(2007)。1942-1946年的遠東。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1956)。斯大林論戰後國際形勢:一九四五年--九五三年。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方連慶(2001)。國際關係史.現代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Ледовский, A. M.(1999)。СССР и Сталин в судьбах Китая: документы и свидетельсива участника событий 1937-1952。Москва:Памятники иcт. мыcл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毛澤東(1991)。毛澤東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F.A.德波林、潘咸芳(1981)。第二次世界大戰史(1939-1945年)。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蔣立峰、湯重南(2005)。日本軍國主義論。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維.哈吉尼科洛夫、余志和、馬細譜(1982)。季米特洛夫傳。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季米特洛夫(1953)。季米特洛夫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宋洪訓(1989)。共產國際專題系列講座。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李巨廉、王斯德(1985)。第二次世界大戰起源歷史文件資料集(1937.7-1939.8)。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1963)。Меж дуна Рοдная ж из н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Kennedy, Paul M.、陳景彪(2006)。大國的興衰。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1994)。毛澤東外交文選。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世界知識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溫斯頓.丘吉爾、吳萬沈(1974)。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毛澤東(1993)。毛澤東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鐵托(1980)。鐵托選集(1974-1980)。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馬克思、恩格斯(196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毛澤東(1996)。毛澤東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張文木(2010)。全球視野中的中國國家安全戰略。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逄先知(2013)。毛澤東年譜(1893-1949)。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U.S. Department of State(1957)。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Diplomatic Papers, 1943: China。Washington, DC: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new window
34.Kissinger, Henry A.、顧淑馨、林添貴(1998)。大外交。智庫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Rawls, John、何懷宏、何包鋼、廖申白(1988)。正義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習近平(2014)。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外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普京。在紀念衛國威爭勝利70周年紅場閱兵式上的演講,http://news.ifeng.com/a/20150510/43724471_0.shtml。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葉軍(20150325)。正確評價共產國際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作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習近平(20150507)。銘記歷史,開創未來,http://news.e23.cn/content/2015-05-07/2015050700760.html。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胡錦濤(20050904)。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