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少數民族瀕危語言有聲檔案建設的可行性探討
書刊名:貴州民族研究
作者:許紅花
出版日期:2015
卷期:2015(10)
頁次:194-197
主題關鍵詞:少數民族瀕危語言有聲檔案語料采錄MinorityEndangered languagesSound archivesCopora collec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0
少數民族瀕危語言有聲檔案建設的緊迫性所在是為搶救蘊含在聲音語料中的獨特民族文化資源,其以話語為中心的立檔原則不僅是對文獻檔案功能的延伸與補充,還能起到動態監測少數民族語言生態、延長瀕危語言活躍周期,使其繼續服務現代社會的重要作用。對此本文基于少數民族瀕危語言有聲檔案建設的可行性分析,從語料采集、語檔信息處理、對外服務規劃三個方向探討了少數民族瀕危語言有聲檔案建設的理論依據及實踐途徑。
The urgenc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ound archives in the minority ethnic groups is the unique national culture resource,which is the extension and supplement of the document,and can also serve a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modern societ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feasibi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ound archives in the endangered languages of minority nationaliti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practical approaches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ndangered languages are discussed from three aspects of data acquisition,data processing and service planning.
期刊論文
1.寸紅彬(2013)。世界語言瀕危總體概況及瀕危語言評估方法。貴州民族研究,201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鄧佑玲(2014)。瀕危語言研究中定性定位問題的初步思考。民族研究,201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玲(2011)。景頗語弱化音節語音性質的實驗研究。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1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遠新(2013)。加強人口較少民族語言的調查及弱勢和瀕危語言的保護。廣西民族研究,201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范俊軍(2011)。語言生態的監測與評估指標體系--生態語言學應用研究。語言科學,201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小瑩(2011)。語音語料庫的設計研究。檔案學研究,201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翟全偉(2013)。從滿語的衰落看瀕危語言的保護和文化多樣性。科教導刊,201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紹麒(2013)。計算機輔助方言研究系統的建設與膠東方言電子語音語料庫的研製。民族翻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梁文天(2014)。語言學家創建有聲字典記錄世界八種瀕危語言。科技信息,201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景霓(2011)。瀕危語言與衰變語言--「毛南語」語言活力的類型分析。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1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趙生輝(2012)。中國少數民族語言電子文件集成管理的體系架構研究。檔案學通訊,201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林福宗(2011)。文語轉換系統中的韻律研究。計算機科學,201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