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全球化背景下師生沖突及其調適
書刊名:教育研究與實驗
作者:李森蘭珍莉
出版日期:2017
卷期:2017(2)
頁次:62-66
主題關鍵詞:全球化師生關系師生沖突底線倫理教學倫理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
全球化帶來的價值觀多元,導致我國師生倫理關系發生一些變化,師生沖突問題凸顯。由于傳統社會中的血緣和地緣關系已被沖淡,曾經的差序格局倫理關系中的業緣關系成為主導。師生之間以"類血緣關系"為基礎的倫理規范不再適用,需要在教師和學生之間建立起以底線倫理原則為基礎的新的平衡,以調和教師和學生因倫理秩序失調而導致的師生沖突。
期刊論文
1.蘇國勳(2003)。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衝突與共生。國外社會科學,2003(3),4-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程斯輝、李漢學(2016)。師生關係的異化及其治理--基於"學生欺師"現象的檢視。教育研究與實驗,2016(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何懷宏(2010)。底線倫理的概念、含義與方法。道德與文明,201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枬森(2010)。關於人道主義和異化問題的討論。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程光泉(2003)。全球化與價值衝突。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費孝通(2008)。鄉土中國。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Coser, Lewis A.、孫立平(1989)。社會衝突的功能。北京:華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森(2010)。課堂生態論:和諧與創造。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安東尼.吉登斯、周紅雲(2001)。失控的世界--全球化如何重塑我們的生活。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萍(2004)。倫理學基礎。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海明(2000)。公平平等人道--社會治理的道德原則體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