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全球治理視野下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國際影響力提升研究
書刊名:雲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作者:莫凡
出版日期:2017
卷期:2017(1)
頁次:5-11
主題關鍵詞:全球治理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國際影響力Global governance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International influenc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
全球治理效果與哲學社會科學的國際影響力存在內在關聯,全球治理的"實效"會促進哲學社會科學國際影響力的勃興,而全球治理的"失效"則會加速哲學社會科學國際影響力的衰落。從實踐來看,當代資本主義哲學社會科學在全球治理中面臨"失效"境地,比如新自由主義、"普世價值論"在全球治理中的"失效"趨勢。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在全球治理中逐步發揮出"實效",比如當代中國經濟理論、"和諧世界"理論、中華傳統文化在全球治理中的"實效"。因此,要進一步提升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國際影響力,必須推動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全球視野轉向",運用其更好地參與全球治理實踐,並促進它的全球傳播。
The effects of global governance have an inherent association with the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The "effectiveness"of global governance will promote the prosperity of the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while the "failure"of global governance will accelerate the decline of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From a practical point of view,the contemporary capitalist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is faced with"failure"in global governance,such as the "failure"trend of new liberalism and the " theory of universal values"in global governance. By contrast,the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plays a role of "effectiveness"gradually in global governance,such as the"effectiveness"of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economic theory,the "harmonious world"theory and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global governance.Therefore,to further enhance the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of the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we must promote and apply its studies in a global perspective,and quicken its global popularity.
期刊論文
1.董雲虎(2016)。努力建設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術話語體系。學術月刊,201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偉光(2016)。如何繁榮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人民論壇,2016(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建軍(2016)。理論工作者在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中的職責。中國高校社會科學,201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貞曄(20160600)。全球治理與國家治理的互動:思想淵源與現實反思。中國社會科學,2016(6),36-4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志超(2014)。不平等的動力機制:對話托馬斯.皮凱蒂。國外理論動態,2014(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裴小革(2015)。新自由主義與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基於階級分析方法的研究。理論探討,201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金燦榮、劉世強(2010)。未來十年的世界與中國:國際政治視角。現代國際關係,2010(S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趙海月、王瑜(2010)。全球治理與和諧世界。理論與改革,2010(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羅伯特.蒙代爾(2012)。後危機時代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作用。中國流通經濟,201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中國發展對世界經濟的影響》課題組(2014)。中國發展對世界經濟的影響。管理世界,2014(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葉英(2015)。從外媒報導看孔子學院的海外形象。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王義桅(2014)。孔子學院與公共外交三步走。公共外交季刊,201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Marx, Karl Heinrich、Von Engels, Friedrich、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1960)。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但丁、朱虹(2009)。論世界帝國。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瓦連京.拉斯普京、王立業、李春雨(2013)。拉斯普京訪談錄:這災難綿綿的20年。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Fischer, Klaus P.(1989)。History and Prophecy: Oswald Spengler and the Decline of the West。New York:P. Lang。  new window
5.劉宗志、高宏存(2014)。論語詮解。北京:研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劉易斯.波利、威廉.科爾曼、曹榮湘(2009)。全球秩序:劇變世界中的機構、制度與自主性。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習近平(20160519)。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