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舒爾茨的《生產的運動》:青年馬克思生產範疇形成的重要坐標
書刊名:哲學研究
作者:李乾坤
出版日期:2017
卷期:2017(11)
頁次:25-32
主題關鍵詞:舒爾茨生產的運動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生產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
德國思想家舒爾茨在《生產的運動》一書中確立了物質生產對于分析社會歷史的決定性地位,將斯密的分工理論推進到社會分工層面上,將分工的發展規律視作生產的運動,并肯定了生產力的進步對于社會、政治乃至思想的推動作用。《生產的運動》構成了青年馬克思思想飛躍的重要參照坐標,對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形成以生產范疇為基礎的歷史唯物主義哲學世界觀構成了重要影響。但其思想在根本上異質于馬克思的新世界觀,因而我們應當全面看待舒爾茨對馬克思的影響。
期刊論文
1.孫樂強(2014)。馬克思機器大生產理論的形成過程及其哲學效應。哲學研究,201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Grab, W.(1979)。Ein Mann der Marx Ideen gab: Wilhelm Schulz, Weggefährte Georg Büchners, Demokrat der Paulskirche: Eine politische Biographie。Düsseldorf:Droste Verlag。  new window
2.張一兵(2013)。回到馬克思--經濟學語境中的哲學話語。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Marx, Karl、von Engels, Friedrich、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2009)。馬克思恩格斯文集。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單篇論文
1.Schulz, F. W.(1843)。Die Bewegung der Production, Eine geschichtlich-statistische Abhandlung zur Grundlegung einer neuen Wissenschaft des Staates und der Gesellschaft。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