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知識和技術的嵌入與遭遇:中國援助實踐敘事
書刊名: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
作者:李小云張悅劉文勇
出版日期:2017
卷期:2017(11)
頁次:1-8
主題關鍵詞:中國對外援助援助實踐知識技術嵌入與遭遇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
基於對中國在非洲援建的一個農業技術示範中心項目的微觀層面的民族志田野調查,本研究將中國援助實踐視作中國農業知識和技術嵌入援助實踐,在異文化的地方進行再生產和地方化的過程。本文從對"發展"的技術性建構、對"技術"的認知性建構和對"高產"的權力性建構三個方面展開敘事,進而指出中國援助與西方傳統援助的差異主要源自發展知識建構路徑的不同:西方是理論性建構,中國是經驗性建構。本文也表明中國國內發展經驗是通過中國對外援助的經驗建構路徑嵌入到援助項目中的,且在這一過程中中國與受援國的能動主體也根據各自政治、經濟等利益訴求在實踐互動中共同形塑著中國發展經驗的再生產和地方化過程。
期刊論文
1.Freeman, Duncan、Holslag, Jonathan、Weil, Steffi(2008)。China's Foreign Farming Policy: Can Land Provide Security?。BICCS Asia Paper,3(9)。  new window
2.Ravallion, Martin(2009)。Are There Lessons for Africa from China's Success Against Poverty?。World Development,37(2),303-313。  new window
3.李小雲、郭占鋒、武晉(2011)。中國農業發展對非洲的啟示。西亞非洲,201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朱曉陽、譚穎(2010)。對中國「發展」和「發展干預」研究的反思。社會學研究,2010(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翁乃群(1999)。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研究及其思考。社會學研究,199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Brautigam, Deborah、Ekman, Sigrid Marianella Stensrud(2012)。Rumours and Realities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Engagement in Mozambique。African Affairs,111(444),483-492。  new window
7.朱穆君(2012)。幾內亞比紹稻谷生產考察及中國援助工作的反思。世界農業,2012(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唐麗霞、趙麗霞、王海民(2011)。非洲能從中國的農業發展中學習什麼。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Ganho, Ana Sofia(2013)。"Friendship" Rice, Business, or "Land-grabbing"? The Hubei-Gaza rice project in Xai-Xai。  new window
2.Wang, Jian-Ye(2007)。What Drives China's Growing Role in Africa?。  new window
圖書
1.Wild, Leni、Mepham, David(2006)。The New Sinosphere: China in Africa。London:Institute for Public Policy Research。  new window
其他
1.GRAIN(2008)。Seized: The 2008 Land Grab for Food and Financial Security,https://www.grain.org/article/entries/93-seized-the-2008-landgrab-for-food-and-financial-security。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