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製造業升級監測指標體系探討
書刊名: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作者:段敏芳田秉鑫
出版日期:2017
卷期:2017(3)
頁次:135-140
主題關鍵詞:製造業升級監測指標體系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
製造業作為經濟發展的原動力之一,其結構轉型升級直接決定國家的生產力水準。製造業升級是比較優勢條件下實現要素積累及稟賦變化,形成效率提高或結構轉換的過程。依據"勞動密集型-資金密集型-技術密集型"的升級軌跡,遵循指標體系構建理論,從製造業市場需求、生產要素及競爭力三個方面,構建製造業升級監測指標體系,為國家和區域製造業升級理論研究和實踐環節提供借鑒。
期刊論文
1.林毅夫、蔡昉、李周(1999)。比較優勢與發展戰略--對''東亞奇跡''的再解釋。中國社會科學,1999(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郭克莎(2003)。工業化新時期新興主導產業的選擇。中國工業經濟,200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曉華(2013)。中國工業的發展差距與轉型升級路徑。經濟研究參考,2013(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蘇為華(1995)。論統計指標體系的構造方法。統計研究,199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宋維佳、王軍徽(2012)。ODI對母國制造業產業升級影響機理分析。宏觀經濟研究,2012(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梁琦、詹亦軍(2005)。產業集聚、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來自長三角的證據。產業經濟評論,200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宋巍、顧國章(2009)。關於我國制造業產業升級路徑的考察。商業時代,2009(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廉水、楊浩昌、劉軍(2014)。我國區域制造業綜合發展能力評價研究--基於東、中、西部制造業的實證分析。中國軟科學,201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宋國宇、劉文宗(2005)。產業結構優化的經濟學分析及測度標準體系研究。科技和產業,200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鄭長娟、鄒立堂、陳茹、王維、盛秋生(2001)。區域主導產業選擇的評價指標體系及模型方法應用。齊齊哈爾大學學報,200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樊秀峰、康曉琴(2013)。陜西省制造業產業集聚度測算及其影響因素實證分析。經濟地理,201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戴宏偉(2006)。國際產業轉移與中國制造業發展。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詹懿(2015)。中國現代產業體系實現論。成都: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