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產階級生活方式:都市民俗學新課題
書刊名:民俗研究
作者:徐贛麗
出版日期:2017
卷期:2017(4)
頁次:16-26+158
主題關鍵詞:中產階級生活方式都市民俗學BourgeoisieLife styleUnban folkloristic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
  • 點閱點閱:2
當代中國由于全球化、現代化發展,以及社會轉型帶來的大規模城市化等社會變遷,整個國民生活方式發生了重大變革,正在普遍形成都市型的現代生活方式,這為民俗學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課題,也進一步導向了民俗學的現代轉型之路。另一方面,都市民俗學曾備受期待,但由于缺乏新的方法和理論視角,止步不前;而定位于都市中產階級生活方式的民俗學研究,或有建構新的都市民俗學的可能。
As a result of globalization,modernity and large-scale urbanization brought by social transformation,people’s life style in contemporary China has experienced tremendous changes,and a kind of modern urban life style is coming into form on a broad scale,which offers a new project for folklore studies and further guides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folkloristics on the one hand.On the other hand,because of the lack of new methods and theories,urban folkloristics that has been highly expected is at a standstill;the folklore studies aimed at urban bourgeoisie’s life style may offer new possibiliti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unban folkloristics.
期刊論文
1.阿蘭.鄧迪斯、周惠英(2004)。偽民俗的製造。民間文化論壇,2004(5),103-1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高丙中(20150100)。中國民俗學的新時代:開創公民日常生活的文化科學。民俗研究,2015(1),5-1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岩本通彌、西村真志葉(2012)。"都市民俗學"抑或"現代民俗學"?--以日本民俗學的都市研究為例。文化遺產,2012(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周星(20170100)。“生活革命”與中國民俗學的方向。民俗研究,2017(1),5-18+15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Dorson, R. M.(1980)。Folklore In the modern world。The Journal of American Folklore,93(369),233-234。  new window
6.郭海紅(2009)。日本城市民俗學研究述略。世界民族,2009(4),55-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倉石忠彥、郭海紅(2009)。城市民俗學的方法。民俗研究,2009(1),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倉石忠彥、郭海紅(2013)。從生活中感悟與捕捉民俗--以城市民俗研究為中心:日本著名民俗學家倉石忠彥訪談錄。文化遺產,2013(4),1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戶曉輝(2012)。建構城市特性:瑞士民俗學理論新視角--以湯瑪斯.亨格納的研究為例。民俗研究,2012(3),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安德明(2015)。民間文化研究:“朝向當下”的學問。民間文化論壇,2015(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王建平(2005)。中產階級:概念的界定及其邊界。學術論壇,2005(1),146-1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阿蘭.鄧迪斯、王克友、侯萍萍(1994)。“民”指什麼人。民俗研究,1994(1),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陳力(1992)。民俗本質論--再論民俗是一種生活方式。民俗研究,1992(2),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趙德利(2003)。民俗:民眾生活方式的模式化--民俗定義、性質新論。寶雞文理學院學報,2003(2),34-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廖明君、岳永逸(2012)。現代性的都市民俗學--岳永逸博士訪談錄。民族藝術,2012(2),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陸小偉(1987)。城市生活方式的主要特徵和功能。社會學研究,1987(4),116-1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周星、范陽(1993)。都市與社會流行現象。中國都市人類學會第一次全國學術討論會。山東淄博市。36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周曉虹(2005)。全球中產階級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毅(2008)。轉型期中產階層消費特徵:以珠江三角洲為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寧(2001)。消費社會學。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楊東平(1994)。城市季風:北京和上海的文化精神。東方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陶思炎(2004)。中國都市民俗學。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徐華龍(2003)。泛民俗學。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勤建(1988)。當代中國民俗學。上海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赫爾曼.鮑辛格、戶曉輝(2014)。技術世界中的民間文化。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C.萊特.米爾斯、周曉虹(2006)。白領--美國的中產階級。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Smail, John、陳勇(2006)。中產階級文化的起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福田阿鳩、白庚勝(2008)。日本民俗學講演錄。成都時代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張維為(2015)。中國震撼:一個“文明型國家”的崛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克萊夫.貝爾、張靜清、姚曉玲(1990)。文明。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克萊夫.貝爾、趙一凡(1989)。資本主義文化矛盾。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洛夫格倫、弗雷克曼、趙丙祥、羅楊(2011)。美好生活:中產階級生活史。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劉東(2000)。中國學術。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董曉萍(2007)。現代民俗學講演錄。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劉士林(2014)。都市文化原理。東方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理查.P.格林、詹姆斯.B.皮克、中國地理學會城市地理專業委員會(2011)。城市地理學。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向德平(2005)。城市社會學。高等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保羅.福塞爾、梁麗真、樂濤、石濤(2011)。格調:社會等級與生活品味。世界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宮田登(2006)。都市の民俗學。吉川弘文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朱迪(2013)。品味與物質欲望:當代中產階層的消費模式。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於紅梅(2015)。家居營造:上海都市中產的自我表達實踐。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2016)。985、211大學生為何憤懣焦慮“預備中產”之殤,http://mini.eastday.com/a/161125103053791-3.html。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杰(20151211)。生活方式研究重要性凸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高丙中(1992)。英美城市民俗學的興起及其對民俗學的理論意義。中國民間文化--都市民俗學發凡。學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宮田登(1977)。都市民俗學への道。木代修一先生喜壽記念論文集三--民族史學の方法。雄山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宮田登(1982)。都市民俗學への道。都市民俗論の課題。未來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烏丙安、陳勤建(1988)。我國都市民俗研究的新課題。當代中國民俗學。上海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戶曉輝(2006)。論歐美現代民間文學話語中的“民”。民俗學的歷史、理論與方法。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壽祺(1988)。民俗學的本體結構試釋。民俗調查與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簡濤(2006)。德國民俗學的回顧與展望。民俗學的歷史、理論與方法。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周星(1988)。中國民俗學研究的現代思考。當代中國民俗學。上海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小松和彥、周星(2003)。名為“靈魂”的記憶裝置--圍繞“民俗”概念的素描。民俗學的歷史、理論與方法。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佐野賢治(1988)。現代化與民俗學。民俗調查與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上野和男、陳秋帆(1988)。都市民俗學。民俗調查與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