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詩之聲與樂之心--對《詩經》“鼓簧詩”的還原闡釋
書刊名:文學評論
作者:范子燁
出版日期:2017
卷期:2017(4)
頁次:61-71
主題關鍵詞:詩經鼓簧詩口簧樂詩禮樂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
口簧作為一種盛行於三代的樂器,見於《國風》和《小雅》,堪稱風雅之音。由於《詩經》的基本文化屬性是以音樂為母體的歌詩,因此,我們對其中的每首歌詩或者說樂詩的觀察,都離不開音樂以及產生音樂的媒介——人和人所操作的樂器。本文通過追溯我國的口簧藝術史,從口簧的演奏技法及其作為原始樂器的一以貫之的文化功能出發,結合其目前在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的文化遺存,對《詩經》中的三首涉及鼓簧藝術的歌詩重新進行闡釋,以期恢復其思想旨趣和藝術特色之本真,並由此進一步彰顯這部古老的歌詩選集在詩學、音樂學、民族學、文化學、民俗學乃至歷史學等多方面的重要價值。
期刊論文
1.曾遂今(1987)。口弦的科學價值。音樂研究,198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卉(19560300)。臺灣及東亞各地土著民族的口琴之比較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1,85-140+140_1-140_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慎行(1991)。卜辭所見羌人考。中原文物,199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純一(1981)。說簧。樂器,198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范子燁(2017)。《詩經》之「簧」考辨--揭開《小雅》「巧言如簧」之謎。甘肅社會科學,201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山口修、程天健(1996)。人類遠古音樂文化的「活化石」--口弦。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199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應有勤、孫克仁(1988)。口弦的綜合考察。中國音樂學,198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其射(2000)。自然純正律及其回歸。溫州師範學院學報,2000(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高敏(2010)。苗、瑤、黎族口弦調查及其與Jew's Harp的比較研究。中國音樂,2010(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劉揚武(2007)。奇特樂器奏風情--傈傈族的吹葉、三弦和口弦。樂器,2007(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方建軍(2008)。秦墨書竹筒與樂器「簧」。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0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羅藝峰(1997)。口弦源流的歷史語言學研究。中國音樂學,199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雍際春(2012)。遠古時代的西羌部族與關隴文化。西北民族研究,201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舒振邦(1983)。周與戎的雜居及其相互依存關係。內蒙古社會科學,198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段連勤(1989)。先周的婚姻外交與周民族的崛起。西北大學學報,1989(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龔維英(1981)。說「萬舞」。寧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蕭兵(1979)。萬舞的民俗研究--兼釋〈詩經〉〈楚辭〉有關疑義。遼寧師院學報,1979(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曾遂今(1986)。口弦的發音原理初探。樂器,1986(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王克芬(1990)。「萬人」與「萬舞」。文史知識,1990(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劉正國(1996)。笛乎籌乎龠乎--為賈湖遺址出土的骨質斜吹樂管考名。音樂研究,199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曾遂今(1985)。口弦「話語」。中國音樂,198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常倩(2011)。商周至魏晉南北朝羌人問題研究(博士論文)。華東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新民(2012)。甲骨刻辭羌人暨相關族群研究(博士論文)。西南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馬銀琴(2006)。兩周詩史。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陸雲、劉運好(2010)。陸士龍文集校注。南京:鳳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傅道彬(2010)。詩可以觀:禮樂文化與周代詩學精神。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方建軍(2006)。商周樂器文化結構與社會功能研究。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先謙(1984)。釋名疏證補。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楊蔭瀏(2004)。中國古代音樂史稿。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冉光榮、李紹明、周錫銀(1984)。羌族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朱熹(1980)。詩集傳。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魏收(1974)。魏書。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馬長壽(2006)。氐與羌。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何清谷(2005)。三輔黃圖校釋。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1980)。毛詩正義。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張樹國(2003)。樂舞與儀式:宗教倫理與中國上古祭歌形態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李伯謙(1998)。中國青銅文化結構體系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陳鼓應(1983)。莊子今注今譯。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沈德潛(1963)。古詩源。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莫爾吉胡(2013)。音的邏輯。內蒙古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牛龍菲(1985)。古樂發隱。蘭州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陳暘(1997)。樂書。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檀萃(1985)。滇海虞衡志。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李昉(1960)。太平禦覽。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1975)。新唐書。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林宜瑾(2015)。〈詩經〉舞樂探源--以〈邶風.簡兮〉為中心。學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劉正國(2015)。中國古籥考論。上海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居魯、范咸(1747)。巡行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夏之芳(1984)。番社采風圖考。臺灣大通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聞一多(1956)。詩選與詩抄。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司馬遷(1959)。史記。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1980)。儀禮注疏。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王秀臣(2014)。禮儀與興象:〈禮記〉元文學理論形態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卡爾.雅思貝爾斯、李瑜青、胡學東(1991)。蘇格拉底、佛陀、孔子和耶穌。安徽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卡爾.雅思貝爾斯、柯錦華、范進(1991)。智慧之路。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卡爾.雅思貝爾斯、鄒進(1991)。什麽是教育。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孔子、楊伯峻(1980)。論語譯注。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葛洪、胡守為(2010)。神仙傳校釋。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高亨(1980)。詩經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庾信、倪璠、許逸民(1980)。庾子山集注。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王逸、洪興祖、白化文、許德楠、李如鸞、方進(1983)。楚辭補注。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許慎、段玉裁(1981)。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李延壽(1974)。北史。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1980)。周禮注疏。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孔穎達(1980)。禮記正義。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王國維(1959)。漢以後所傳周樂考。觀堂集林。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樂聲(2015)。「竹簧」條和「鐵簧」條。中華樂器大典。文化藝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薛藝兵(2003)。《撥奏體鳴樂器》"口簧"。中國樂器志.體鳴卷。人民音樂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997)。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第九。吳越春秋輯校匯考。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989)。女媧作簧。簧。中國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劉勰(1958)。文心雕龍。文心雕龍注。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國維(2010)。水經注校。王國維全集。浙江教育出版社:廣東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齊體物(1984)。雜咏。諸羅縣志。臺灣大通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董仲舒(1992)。春秋繁露.精華。《春秋繁露義證》卷三《精華第五》。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