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國題材”的政治--中日左翼文學交流中的《我的母國.作為日本文學課題》
書刊名:文學評論
作者:熊鷹
出版日期:2017
卷期:2017(6)
頁次:127-133
主題關鍵詞:郭沫若中國題材山本實彥藤森成吉左翼文學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
1936年,日本改造社開展以文學交流為中心的"國民外交"。在此背景下,郭沫若流亡日本期間在《文藝》雜誌上用日語發表了《我的母國•作為日本文學課題》,並參與"中國——現代日本文學的課題"的文藝專欄討論。借此,郭沫若與魯迅及日本的左翼作家就如何描寫中國、何為真實的中國以及日本左翼文學傳統中的"中國題材"等問題展開了一系列對話。《我的母國》無疑是抗日戰爭爆發前中日兩國左翼作家借助出版資本的力量所進行的一次合作,揭示了中日兩國從五卅運動到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圍繞著"中國題材"的文學創作所展開的各種對話的歷史。
期刊論文
1.藤田梨那(2011)。郭沫若與日本雜誌的關連。郭沫若學刊,201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蔡震(2007)。"郭沫若與日本"在郭沫若研究中。新文學史料,200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非戈(1936)。我的母國•作為日本文學課題。文學叢報,193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郭沫若(1936)。日本文学の題材•母国。文藝,4(6),47-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升遠(2016)。昭和初期日本文化人的北京體驗及其政治、文化心態。山東社會科學,201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山本実彦(1936)。上海からSへ。文芸,193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鹿地亘(1936)。魯迅と語る。文芸,193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笙軍(1936)。羊。改造,193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新居格(1936)。現代支那の課題性。文芸,193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藤森成吉(1936)。支那を描け!。文芸,193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王繼權、童煒鋼(1983)。郭沫若年譜。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34)。沫若自選集。樂華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向遠(2007)。王向遠著作集。寧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松原一枝(2000)。改造社と山本実彦。南方新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藤森岳夫(1986)。たぎつ瀬:作家藤森成吉略伝。中央公论事业。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前田河広一郎(1932)。悪漢と風景。改造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志松(2011)。20世紀日本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村山知義(1977)。演劇自敍伝。東京藝術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劉建輝、甘慧杰(2003)。魔都上海:日本知識人的「近代」體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文藝新聞東京通訊處(1931)。日本文藝家訪問:多以中國事件為戲劇題材的村山知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藤森成吉(19551130)。来日の郭沫若さ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王中忱(2012)。日本新感覺派文學:在殖民地都市里的轉向--論橫光利一的〈上海〉。重審現代主義--東亞視角或漢子圈的提問。清華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橫光利一、張平(2015)。歐洲紀行。感想與風景。四川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009)。魯迅1936年2月24日日記。魯迅編年著譯全集。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鲁迅(2009)。私は人をだましたい。魯迅編年著譯全集。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中忱(2016)。〈改造〉志與魯迅的跨語際寫作。作為事件的文學與歷史敍述。人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009)。魯迅1936年2月11日日記。魯迅編年著譯全集。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山本実彦(1936)。南京のチヤーナリスト。支那。改造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魯迅(2009)。我要騙人。魯迅編年著譯全集。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藤森成吉(1933)。支那の兄弟を助けろ。ロート•フロント。学艺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1988)。芸術大衆化に関する決議。プロレタリア文学資料集年表。新日本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1973)。日本におけるプロレタリア革命文学の問題に関する決議。世界プロレタリア文学運動。三一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山本実彥(1937)。郭沫若。支那事変。改造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