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先秦志書篇名、體例問題補證
書刊名:中國史研究
作者:張海波
出版日期:2016
卷期:2016(4)
頁次:5-14
主題關鍵詞:先秦志書逸周書.史記篇名體例體裁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
《左傳》《國語》稱引的"志""前志""軍志""史佚之志"等志書目前僅存二十余則佚文,通過鉤稽相關史料及上博簡古文字材料可進一步證實:志書又稱作"記",一則完整的志書文本由警句格言和歷史事件兩部分構成。傳世文獻徵引志書有三種方式:一是只徵引警句格言部分,二是只徵引歷史事件部分,三是徵引完整的志書文本。《逸周書·史記》是目前所見唯一一篇完整志書。志書體裁具有"二重性",從"學在官府"的背景審視,可以將其看作官府檔案;以"六經皆史"的標準衡量,亦可將其視為古代史籍。志書乃史官為君王提供鑒戒而作,實為史家撰作史書之濫觴,對先秦時期史著及史學的形成具有深遠影響。
期刊論文
1.趙伯雄(1990)。先秦「志」書考。古籍整理研究學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懷信(1990)。逸周書時代略考。西北大學學報,199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牛鴻恩(1986)。〈戰國策〉等書「詩雲」臆測。北京師範大學學報,198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樹民(1990)。釋「志」。文史,32,219-2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黃懷信、張懋鎔、田旭東(2007)。逸周書匯校集注。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范祥雍、范邦瑾(2006)。戰國策箋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孫詒讓、孫啟治(2001)。墨子間詁。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范甯、楊士勛(1980)。春秋穀梁傳注疏。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呂思勉(1982)。呂思勉讀史札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杜預(1977)。春秋左傳集解。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980)。春秋公羊傳注疏。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劉起釪(1987)。尚書源流及傳本考。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蔭麟(2006)。中國史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唐作藩(2013)。上古音手冊。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1959)。史記。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張懷通(2013)。《逸周書》新研。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馬承源(2002)。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王暉(2000)。商周文化比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呂不韋、陳奇猷(2002)。呂氏春秋新校釋。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黃懷信(2006)。逸周書校補注譯。三秦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徐元誥(2002)。國語集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韓非子、陳奇猷(2000)。韓非子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鄭樵(1987)。[通志]總序。通志。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