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秦漢告、劾制度辨析
書刊名:中國史研究
作者:劉慶
出版日期:2016
卷期:2016(4)
頁次:45-60
主題關鍵詞:訴訟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告、劾是秦漢時期起訴的基本形式,二者在文獻中有時連用,但存在多方面差異。從行為主體與適用對象來看,告的適用範圍更為寬泛,民對民、民對官、官對民、官對官的起訴皆可稱告,而劾的提出者往往是官吏,被劾物件多數是官,也可以是民,不能簡單以"自訴""公訴"來區分二者。告出現較早,劾制應是戰國時代隨著官僚制、成文法的出現以及公私觀念的發展而產生的,並成為官吏訴訟的專門用語。在形式與內容上,告既有書面形式,又可採用口頭形式;既涉及刑獄案件,也可以是民事訴訟。劾所涉案件一般為罪的範疇,不用於民事,且多為書面形式,"章"與"奏"均可用於舉劾,出土文獻所見的劾文書也存在地域差異。在管轄與受理方面,告的接受可下至鄉,由鄉嗇夫受理並上報縣廷審理,告可越訴,吏民詣闕上書、上變告等都可直達皇帝。劾的受理最低在縣級司法機構,通常是逐級管轄的,並不越訴。
期刊論文
1.臧知非(2006)。簡牘所見漢代鄉部的建制與職能。史學月刊,2006(5),23-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徐世虹(2001)。漢代民事訴訟程序考述。政法論壇,2001(6),122-1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曉楓(1989)。兩漢劾制辨正。法學評論,198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宮宅潔(2001)。「劾」小考--中国古代裁判制度の展開。神女大史学,18,22-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劉澤華(2003)。春秋戰國的「立公滅私」觀念與社會整合。南開學報,200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劉澤華(2003)。春秋戰國的「立公滅私」觀念與社會整合。南開學報,200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劉慶(2010)。秦漢逮捕制度考。河北學刊,201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吳雪飛(2015)。長沙五一廣場東漢木牘相關法律用語探析。中國古代法律文獻研究,9,187-19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楊小亮(2015)。略論東漢「直符」及其舉劾犯罪的司法流程。中國古代法律文獻研究,9,176-18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李均明(2013)。長沙五一廣場出土東漢木牘「直符」文書解析。齊魯學刊,201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劉慶(2015)。也論秦漢司法中的「狀」文書。國學學刊,201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唐俊峰(2014)。甲渠候官第68號探方出土劾狀簡冊的復原與研究。簡牘學研究,2014(5),38-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2013)。湖南長沙五一廣場東漢簡牘發掘簡報。文物,2013(6),4-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990)。居延新簡。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汪桂海(1999)。漢代官文書制度。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朱漢民、陳松長(2013)。岳麓書院藏秦簡。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程政舉(2010)。漢代訴訟制度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偉(1996)。包山楚簡初探。武漢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沈家本、鄧經元、駢宇騫(1985)。漢律摭遺。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晉藩、徐世虹(1999)。中國法制通史,第2卷,戰國秦漢。北京:法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宮宅潔、楊振紅(2016)。中國古代刑制史研究。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黃叔琳、李詳、楊明照(2000)。增訂文心雕龍校注.章表。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蔡邕(1992)。獨斷。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李均明(2009)。秦漢簡牘文書分類輯解。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王符、汪繼培、彭鐸(1985)。潛夫論箋校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班固、顏師古(1962)。漢書。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陳偉(2012)。里耶秦簡牘校釋。武漢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1978)。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溝口雄三、鄭靜、孫歌(2011)。中國的公與私.公私。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范曄、李賢、司馬彪、劉昭(1965)。後漢書。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宮宅潔(2003)。秦漢時期的審判制度--張家山漢簡《奏讞書》所見。中國法制史考證:日本學者考證中國法制史重要成果選譯:通代.先秦.秦漢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建國(1999)。漢簡〈奏讞書〉和秦漢刑事訴訟程序初探。帝制時代的中國法。北京:法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徐世虹(2003)。漢劾制管窺。兩漢魏晉南北朝法制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006)。二年律令.告律。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四七號墓]。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均明(2011)。居延漢簡訴訟文書二種。簡牘法制論稿。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鷹取祐司、宮長為(2001)。居延漢簡劾狀冊書的復原。簡帛研究2001。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高恒(2008)。漢簡中所見舉、劾、案驗文書輯釋。秦漢簡牘中法制文書輯考。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