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百年新文學的“新”之釋義
書刊名:中國社會科學
作者:宋劍華
出版日期:2016
卷期:2016(12)
頁次:146-156
主題關鍵詞:新文學主體性胡適周作人儒家思想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
<正>從1917年1月胡適在《新青年》雜志發表《文學改良芻議》算起,新文學迄今將走過它百年的輝煌歷程。我們究竟應怎樣理解新文學的"新"之含義?這是目前仍困擾學界思維的一大難題。由於"五四"客觀上存在一個強大的"西方"背景,因此"西化"現代性也就成了一種主流觀點。比如,人們習慣性認為,"西方文化的輸入改變了我們的‘史’的意念,也改變了我們的‘文學’的意念",~①進而使新文學"起於西方,學習、借鑒西方",~②最終演化成"一場從價值觀念到文學形式的
期刊論文
1.朱立元、王文英(2002)。以現代性爲衡量的主要尺度--也談中國現代文學史的開端。復旦學報,200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高玉(2008)。本土經驗與外國文學接受。外國文學研究,200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勇、楊聯芬(1999)。「五四」的困境與新文學的歷史描述。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2),16-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胡也頻(1997)。胡也頻小說精品。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杜維明(1997)。一陽來復。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岱年、成中英(1991)。中國思維偏向。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塞繆爾・亨廷頓、周琪、張立平(2010)。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北京:新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約翰•洛克、葉啟芳、瞿菊農(1964)。政府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Assmann, Jan、金壽福、黃曉晨(2015)。文化記憶:早期高級文化中的文字、回憶和政治身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奧古斯丁、周士良(1963)。懺悔錄。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朱自清(2004)。詩言志辨。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劉若愚、杜國清(2006)。中國文學理論。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周作人(2007)。中國新文學的源流。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Lévi-Strauss, Claude、于秀英(2006)。種族與歷史.種族與文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汪德邁、陳彥(2007)。新漢文化圈。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王風(2009)。廢名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2009)。王國維全集。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錢穆(2011)。中國史學發微。北京:九州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徐靜波(1998)。梁實秋批評文集。珠海:珠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周作人(2011)。我的雜學。北京:北京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杜威、傅統先(1964)。自由與文化。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1997)。郭沫若選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1995)。論語•季氏篇第十六。海口:海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1997)。葉紫小說精品。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汪暉(2000)。反抗絕望--魯迅及其文學世界。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楊天宇(2004)。禮記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魯迅(1981)。魯迅全集。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傅斯年、歐陽哲生(2003)。傅斯年全集。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秦家懿、孔漢思、吳華(1990)。中國宗教與基督教。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胡適(1998)。胡適文集。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周作人(2003)。人的文學。中國新文學大系‧建設理論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錢玄同(2003)。中國今後之文字問題。中國新文學大系•建設理論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胡適(2003)。易卜生主義。人的文學。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