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清代女性詩人對《紅樓夢》“菊花詩”的接受
書刊名:紅樓夢學刊
作者:胡健
出版日期:2017
卷期:2017(6)
頁次:134-154
主題關鍵詞:紅樓夢女性詩人菊花詩接受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紅樓夢》詩歌對清代女性詩人的文學創作影響很大。以大觀園十二首詠菊花詩為例,它前承宋元詠物傳統,在乾嘉以來的閨秀詩人中反響強烈。總結起來,大致有四個方面,一是詩題數量上的增擬,呈現出一定的敘事性;二是出現了較多的唱和詩,比小說中的詩歌更具有組詩性質;三是家庭的分題吟詠的變化,體現了文學真實和生活真實的轉變;四是用組詩變組詞的形式,表現出詩詞間的相通性。這些形式上的變化,對《紅樓夢》詠菊詩而言,既是一種模仿,也是一種超越。清代女性的詠菊詩接受現象,是《紅樓夢》廣泛傳播和閱讀下的產物,應該納入《紅樓夢》文化研究的視野之中。
期刊論文
1.郭延禮(2002)。明清女性文學的繁榮及其主要特徵。文學遺產,2002(6),68-78+1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舒曼(2007)。應是〈紅樓夢〉裏人--清代閩閣對〈紅樓夢〉的閱讀。紅樓夢學刊,200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周穎、劉麗芳(2011)。〈紅樓夢〉菊花擬題詩探源一則。西昌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詹頌(2006)。論清代女性的〈紅樓夢〉評論。紅樓夢學刊,200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莫礪鋒(2001)。論〈紅樓夢〉詩詞的女性意識。明清小說研究,200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張榮東(2008)。中國古代菊花文化研究(博士論文)。南京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辛棄疾、鄧廣銘(2007)。辛稼軒詞編年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胡曉明、彭國忠(2014)。江南女性別集四編。合肥:黃山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曹雪芹、高鶚、啟功(2001)。紅樓夢。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周汝昌(2012)。紅樓夢新證。譯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蔡義江(2007)。紅樓夢詩詞曲賦全解。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孫采芙(2014)。叢筆軒遺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麗媖(2014)。劍芝閣詩抄。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惲珠(2011)。紅香館詩草。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屠鏡心(2014)。爨餘吟。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趙韻卿(2014)。寄雲山館詩鈔。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郭紹虞(1983)。清詩話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錢泳(1999)。履園譚詩。清詩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得輿(1964)。京都竹枝詞。古典文學研究資料彙編•紅樓夢卷。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惲珠。[國朝閨秀正始集]弁言。國朝閨秀正始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歸懋儀(2008)。繡餘續草。江南女性別集初編。黃山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慧。冷香閣遺稿詩。江南女性別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