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紅樓夢》在中學語文教育中的接受(1980~1996)
書刊名:紅樓夢學刊
作者:張心科
出版日期:2017
卷期:2017(6)
頁次:190-214
主題關鍵詞:紅樓夢語文教育接受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0
1980—1996年,《紅樓夢》在中學語文教育中經歷了政治思想性延續和基礎工具性強化兩個時期。1980—1986年,隨著智育、美育受到重視,人們逐漸不再將《紅樓夢》單純地視為政治歷史小說,而重新視為言情人道小說,對其主題的認識由"政治說"轉向"愛情說",對其解讀由重思想內容轉向兼顧藝術形式;選目數量增多,被當成語文訓練的工具和文學教育的材料。1986—1996年,隨著科學主義思潮的興起、語文工具性的強化,多數教科書將其當成語文訓練的材料,也有教科書將其當成文學欣賞、文化熏陶的材料,所以無論從篇目的選取還是闡釋上,多側重其"藝術"性。
期刊論文
1.張心科(2011)。〈紅樓夢〉在清末民國語文教育中的接受。紅樓夢學刊,201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心科(2013)。清末民國時期課外閱讀中的〈紅樓夢〉。紅樓夢學刊,201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心科(2015)。1949-1979:〈紅樓夢〉在語文教育中的接受。紅樓夢學刊,201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張志公(1992)。傳統語文教育教材論--暨蒙學書目和書影。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孔慶東、摩羅、余杰(1999)。審視中學語文教育。汕頭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課程教材研究所(2001)。20世紀中國中小學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彙編•語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課程教材研究所(2001)。20世紀中國中小學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彙編•課程(教學)計劃卷。人民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文蘭森(1991)。中學語文教案設計精編(高中部分)。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4)。初中語文教材新探。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編輯部(1985)。初中語文教案。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呂叔湘(19780306)。語文教學中兩個迫切問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