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輿論監督:概念辨析與重新認識
書刊名:新聞與傳播研究
作者:李延楓
出版日期:2017
卷期:2017(4)
頁次:120-125
主題關鍵詞:輿論對象定義新聞媒體媒體新聞輿論監督公眾人物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
<正>輿論監督是由"輿論"與"監督"兩個詞組成的複合詞。"輿論"與"監督"的含義在學界已達成基本共識,[1]但二者結合成為具有新內涵的專有術語目前還沒有公認的定義。輿論監督是我國特有的概念,其他國家並沒有準確的對應概念。關於輿論監督的起源,程金福和丁和根均認為"輿論監督"一詞是由中國共產黨提出的
期刊論文
1.程金福、宋友誼(2010)。論輿論監督語境內涵在當代中國的建構。江淮論壇,2010(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丁和根(2003)。中共新聞輿論監督觀的歷史生成和現實取向。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200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楊斌艷(2014)。輿情、輿論、民意:詞的定義與變遷。新聞與傳播研究,2014(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謝金林(2014)。網絡反腐發展趨勢、特點及對策研究--基於2004-2013年大數據的分析。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14(2),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力丹(2003)。論我國輿論監督的性質和存在的問題。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孫旭培(2003)。輿論監督的回顧與探討。炎黃春秋,2003(3),16-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程金福(2007)。媒介權力與政治權力的結構變遷--當代中國大眾傳媒與反腐倡廉研究(博士論文)。復旦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姚澤金(2014)。公共批評與名譽保護(博士論文)。中國政法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田大憲(2002)。新聞輿論監督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周甲祿(2006)。輿論監督權論。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顧理平(1999)。新聞法學。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孫旭培(2004)。中國傳媒的活動空間。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趙雙閣(2012)。政治文明視閾下輿論監督法治建設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強華、魏永徵(2000)。輿論監督與新聞糾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郭鎮之、展江(2006)。守望社會--電視暗訪的邊界線。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葉戰備、惠娟(2014)。輿論監督與地方政府網絡輿情應對。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唐光懷(2007)。輿論監督法治化研究。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王梅芳(2005)。輿論監督與社會正義。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許新芝、羅鵬、李清霞(2009)。輿論監督研究。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