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密縣故事:民國時代的地方、人情與政治
書刊名:近代史研究
作者:黃道炫
出版日期:2017
卷期:2017(4)
頁次:4-23+160
主題關鍵詞:抗戰時期密縣樊百全人情政治統一戰線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0
民國時代,中心觀念、政治組織、統治權威都呈現漂移的狀態。這一切,又是近代中國不斷流變的結果。作為民國時期中央板塊和地方板塊交錯和對接的地區,河南呈現了民國時代觀念、社會、政治漂移的多種面相,密縣則由于樊百全這一人物的出現,成為就近觀察的良好站點。樊百全在密縣的成長,其和縣政權及當地社會的復雜互動,以及抗戰時期中共在密縣的發展,都與人情政治、結構裂縫、權威漂移等大背景息息相關。在這樣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中共可謂一股堅持原則的清流,其之所以成為各方矚目的對象,和這一點不無關系。然而,中共的統一戰線開放出的多種可能卻又在一定程度上維持了和這個時代的交結,或許,這正是中共這支力量的特別之處。
In Republican China,the essential ideas,political institutions and governmental authorities all appeared in an ambivalent status,which resulted from the continuous changes in modern China.Henan was located in a region where the central power and the local powers intersected.Mixian Country of Henan,because of the key figure,Fan Baiquan,became an ideal locale to closely observe this intersection.Fan Baiquan’s rise in Mixian County and his complicated interaction with the county authority and local society,as well as the wartim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CCP)in Mixian County,were all related to this ambivalent background.Only could the CCP insist its principles,like a pure current in this ambivalent time.However,the United Front of the CCP also opened multiple possibilities and to some extent kept the connection with the general condition of the time.
期刊論文
1.(1935)。日趨繁榮之鄭縣--本省社會調查之三。河南政治月刊,2(5),7-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子芳(1934)。視察密縣教育總報告。河南教育月刊,4(8),6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常志箴(1937)。視察密縣等二十二縣災賑報告。河南政治月刊,7(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9191015)。南陽綢之現狀與將來。東方雜誌,16(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937)。河南省各縣手工業概況統計。河南統計月報,3(5),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937)。河南省各業手工業統計。河南統計月報,3(5),72-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934)。各縣縣長函報從政感想摘要。河南政治月刊,4(7),6-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趙光潛、洛陽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1994)。回憶大捷日報。老城文史資料,5,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李茹玲(1993)。青紅幫在鄭州的發展。鄭州文史資料,13,1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1933)。重要訴願事項。河南民政月刊,5,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1933)。函第一區專員公署,第704號(1933年10月12日)。河南民政月刊,10,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1934)。重要訴願事項。河南民政月刊,15,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1993)。重要訴願事項。河南民政月刊,5,23-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劉燧昌。河南省政府秘書處最近工作概況。河南政治月刊,6(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劉峙(1932)。縣長的責任。河南政治月刊,2(8),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1935)。河南各縣社會調查(十四)密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中共冀魯豫邊區黨史工作組辦公室、中共河南省委黨史工作委員會(1988)。中共冀魯豫邊區黨史資料選編第二輯:文獻部分。河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信、岳謙厚、張瑋(2004)。二十世紀初期中國社會之演變--國家與河南地方精英1900-1937。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1999)。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匯編。江蘇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峙(1982)。我的回憶。臺北:文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瞿同祖、范忠信、何鵬、晏鋒(2011)。清代地方政府。法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榮孟源、孫彩霞(1984)。中國國民黨歷次代表大會及中央全會資料。光明日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復旦大學歷史系、復旦大學中外現代化進程研究中心(2003)。近代中國的國家形象與國家認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中共密縣縣委黨史工作委員會(1992)。中共密縣黨史資料。中共密縣縣委黨史工作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河南省政協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86)。河南文史資料。河南省政協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鄭州市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2000)。鄭州市志。中州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密縣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87)。密縣文史資料。密縣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中央檔案館、河南省檔案館(1984)。河南革命歷史文件匯集。中央檔案館:河南省檔案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2012)。鄧飛黃自傳。嶽麓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1990)。密縣志。中州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抗戰時期的河南省委》編寫組、中共河南省委黨史資料征集編纂委員會(1988)。抗戰時期的河南省委。河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行政院農村復興委員會(1934)。河南農村調查。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1989)。太行黨史資料匯編。山西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中共河南省委黨史工作委員會(1986)。抗戰時期的河南省委。河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2006)。朱德年譜。中央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南陽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1990)。南陽縣志。河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行政院農村復興委員會(1934)。河南省農村調查--調查日記。上海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河南省政府秘書處(1935)。五年來河南政治總報告。河南省政府秘書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Levenson, Joseph R.、鄭大華、任菁(2000)。儒教中國及其現代命運。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馮玉祥、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1992)。馮玉祥日記。江蘇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19370525)。陸伯鴻報告密縣災重。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李大釗(1984)。土地與農民(1925年12月30日-1926年2月3日)。李大釗文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彭雪楓(1997)。豫皖蘇邊三年統戰工作之經驗教訓(1940年12月3日)。彭雪楓軍事文選。解放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994)。毛澤東關於必須堅持統一戰線政策的補充意見致朱德等電(1937年12月2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八路軍(文獻)。解放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朱理治(2007)。一年來的河南工作(1938年9月)。紀念朱理治文集。中共黨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于忠懷(2007)。抗戰初期西華縣的統戰工作。張漫萍紀念文集。蚌埠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992)。民國時期歷任知事、縣長一覽表。密縣志。中州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934)。內政部第二次全國內政會議報告書。怎樣實施地方自治。上海華通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994)。共產黨在陜西(1941年)。陜西革命歷史文件匯集( 1941-1942)。中央檔案館:陜西省檔案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941)。河南省各縣縣長獎懲一覽表(二十九年度)。河南省政府二十九年度行政總報告。河南省政府秘書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1994)。劉少奇同志關於群眾運動及其他問題的報告(1942年12月9-10日)。第一二〇師陜甘寧晉綏聯防軍抗日戰爭時期資料叢書。第一二〇師陜甘寧晉綏聯防軍抗日戰爭史編寫辦公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2012)。林彪在中國問題研究小組第二次會議上的發言(1939年7月5日)。聯共(布)、共產國際與抗日戰爭時期的中國共產黨。中共黨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