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北方地區龍山時代的聚落與社會
書刊名:考古與文物
作者:戴向明
出版日期:2016
卷期:2016(4)
頁次:60-69
主題關鍵詞:北方地區龍山時代聚落與社會石峁早期國家Northern ChinaLongshan eraSettlement and societyShimao siteEarly state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8
  • 點閱點閱:3
本文根據近些年一系列重要的考古發現,本文從宏觀與微觀兩方面對北方地區龍山時代的聚落形態及其反映的社會變化進行了集中的分析,討論的重點包括包頭大青山南麓阿善文化聚落群、涼城縣岱海周圍老虎山文化聚落群和陜北神木石峁城址及周邊的聚落。指出北方地區在龍山時代經歷了與中原不同的發展軌跡、代表著不同的社會演變模式。
Through macro and micro-scale analyses of significant archaeological discoveries in recent years,this article presents new understanding of the settlement pattern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Northern China during the Longshan Era.Examples in this article include the settlement cluster belonging to the Ashan Culture in the Southern foothill of the Daqing mountains in Baotou,the settlement cluster of the Laohushan Culture in the Daihai region in Liangcheng county,and the Shimao walled-town in Shenmu as well as nearby settlements in Shaanxi.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the social development witnessed a trajectory different from that in the Central Plains and,therefore,represents a unique pattern of social evolution.
期刊論文
1.山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11)。山西芮城清涼寺史前墓地。考古學報,2011(4),526-5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包頭市文物管理所(1986)。內蒙古大青山西段新石器時代遺址。考古,1986(6),485-4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西安半坡博物館(1983)。陝西神木石峁遺址調查試掘簡報。史前研究,1983(2),92-100+189-19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陜西省考古研究院、榆林市文物考古勘探工作隊、神木縣文體局(2013)。陜西神木縣石峁遺址。考古,201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陜西省考古研究院、榆林市文物考古勘探工作隊、神木縣文體局(2015)。陜西神木縣石峁遺址後陽灣、呼家窪地點試掘簡報。考古,201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忠培、關強(1990)。''河套地區''新石器時代遺存的研究。江漢考古,199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孫周勇(2005)。新華文化述論。考古與文物,2005(3),40-48+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煒林、孫周勇(2011)。石峁玉器的年代及相關問題。考古與文物,2011(4),40-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陜西省考古研究院(2015)。2014年陜西省考古研究院考古調查發掘新收獲。考古與文物,201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陜西省考古研究院(2015)。陜西神木縣木柱柱梁遺址發掘簡報。考古與文物,201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戴應新(1988)。神木石峁龍山文化玉器。考古與文物,1988(5/6),239-25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下靳考古隊(1998)。山西臨汾下靳墓地發掘簡報。文物,1998(1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山西省臨汾行署文化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隊(1999)。山西臨汾下靳村陶寺文化墓地發掘報告。考古學報,1999(4),4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戴應新(1977)。陝西神木縣石峁龍山文化遺址調查。考古,1977(3),154-1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隊、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臨汾市文物局(2003)。陶寺城址發現陶寺文化中期墓葬。考古,2003(9),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戴向明(2014)。陶寺、石峁與二里頭--中原及北方早期國家的形成。夏商都邑與文化(二)--紀念二里頭遺址發現55周年學術研討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韓建業(2003)。中國北方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研究。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2015)。襄汾陶寺:1978-1985年考古發掘報告。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1994)。內蒙古文物考古文集。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1997)。內蒙古文物考古文集。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中國國家博物館田野考古研究中心、忻州市文物管理處(2012)。滹沱河上游先秦遺存調査報告。北京: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陜西省考古研究所、榆林市文物保護研究所(2005)。神木新華。北京: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孫周勇,邵晶(20151012)。石峁是座什麽城?。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2000)。老虎山文化遺址發掘報告集。岱海考古。北京: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戴向明(2012)。中原地區早期複雜社會的形成與初步發展。考古學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田廣金(1991)。內蒙古中南部龍山時代文化遺存研究。內蒙古中南部原始文化研究文集。北京:海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戴向明(2012)。中原地區龍山時代社會複雜化的進程。考古學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