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由信念到責任:專家介入教育實踐的倫理自覺
書刊名:中國教育學刊
作者:馬季
出版日期:2017
卷期:2017(12)
頁次:55-59
主題關鍵詞:教育專家信念倫理責任倫理專家介入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專家介入教育實踐的初衷和中小學教師對專家的價值期許共同決定了專家在介入教育實踐過程中要秉持責任倫理。教育實踐境遇的特殊性和復雜性,拒斥教育理論對教育現實的簡單規約,中小學教師殷切期望專家的介入能與他們的教育實踐產生共鳴。然而,當教育理論被視為純粹的理想表達,被當成變革現實的直接力量或被看作邏輯自足的程式性論題時,以理論規約現實為特征的信念倫理就會支配專家的介入行為。與此不同的是,責任倫理要求專家在介入過程中重視交往對象的群體差異、明確自身的價值立場、養成民主協商的態度和采取合理的介入方式。
期刊論文
1.徐繼存(2006)。課程改革中的專家倫理職責:自識與反思。教育科學研究,2006(8),13-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郜嶺、弭曉英(2006)。成人學習的心理基礎及其對課程開發的影響。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3),105-10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Bourdieu, Pierre、蔣梓驊(2012)。實踐感。南京:譯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景天魁(1993)。社會認識的結構和悖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韋伯‧馬克斯、馮克利(2016)。學術與政治。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柏拉圖、郭和斌、張竹明(2015)。理想國。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盧梭、李平漚(2015)。愛彌兒。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徐長福(2013)。理論思維與工程思維:兩種思維方式的僭越和劃界。重慶:重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黑格爾、賀麟、王玖興(2015)。精神現象學。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培根、許寶騤(2008)。新工具。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徐繼存(2014)。教育學的學科立場:教育學知識的社會學考察。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Kant, Immanuel、鄧曉芒、楊祖陶(2004)。純粹理性批判。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康德(1994)。論教育。世界教育名著通覽。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本陸(2013)。論中國國情與課程改革。當代課程論文選。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