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基於沉浸式傳播的虛擬現實藝術設計策略
書刊名: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
作者:黃心淵陳柏君
出版日期:2017
卷期:2017(1)
頁次:85-89
主題關鍵詞:虛擬現實沉浸數字藝術藝術媒介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
從虛擬現實技術的"沉浸式傳播"出發,引入對"沉浸"概念的深入剖析,在論述虛擬現實沉浸特性的含義后,對虛擬現實的輸入和輸出技術進行解析,并基于此總結虛擬現實的技術特點。針對虛擬現實藝術的設計策略主要有三點,這些策略以充分發揮虛擬現實技術的沉浸式傳播特點為基礎,以藝術內容良好地配合技術效果,進而提升藝術效果為目標。
期刊論文
1.杭雲、蘇寶華(2007)。虛擬現實與沉浸式傳播的形成。現代傳播,200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歐細凡、譚浩(2016)。基於心流理論的互聯網產品設計研究。包裝工程,201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俊(2016)。論傳媒藝術的大眾參與性--傳媒藝術特徵論。現代傳播,201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德建、劉曉琳、張琰(2016)。虛擬現實技術教育應用的潛力、進展與挑戰。開放教育研究,201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呂誌明、王婷婷、張付有(2015)。基於虛擬現實技術的地震逃生遊戲的設計。電腦知識與技術,2015(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王洪旭(2009)。桌面虛擬實驗沉浸感的提升策略研究(碩士論文)。吉林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杜珊珊(2013)。運動干預對胎鼠前庭毛細胞和前庭核神經元發育的影響(碩士論文)。河北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汪成為(1996)。靈境(虛擬現實)技術的理論、實現及應用。清華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心淵(1999)。虛擬現實技術與應用。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