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國古代的政治傳播與社會控制述略--基於媒介史的視角
書刊名: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
作者:徐燕斌
出版日期:2017
卷期:2017(10)
頁次:51-56
主題關鍵詞:傳播媒介社會控制傳播偏向統治權力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中國多數王朝都重視通過多種媒介形式進行政治傳播,從殷周時期的誥、懸書,到兩漢時期的刻石、粉壁,直至明清時期的各類榜文告示,這些數量眾多的傳播媒介,或偏向時間,或偏向空間,在中國古代的社會控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空間偏向型媒介解決了古代王朝對國土的橫向控制問題。通過對王朝律令的的復制,使基于區域分割而對權力統治認同的模糊性被有效抑制,從而建構起一個統一的王朝國家面貌;時間偏向型媒介解決了權力的傳統權威問題。通過時間偏向型媒介,存在于統治者與被統治者間的共有價值觀得到強化,現世的權力統治與傳統的權威開始溝通起來,一個有秩序、有意義的文化世界得以建構并維系。
期刊論文
1.郭劍(2014)。"政治傳播"定義發展探究。中國科技術語,201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石義彬、熊慧(2008)。媒介儀式,空間與文化認同:符號權力的批判性觀照與詮釋。湖北社會科學,200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何露露(2010)。法律傳播的空間之維。雲南行政學院學報,2010(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連啟元(20061200)。傳播與空間:明代官方告示公布場所及其傳播特性。明代研究,9,1-3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徐燕斌(2013)。殷周法律公佈形式考。暨南學報,2013(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徐燕斌(2014)。唐宋粉壁考。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1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徐燕斌(2007)。漢簡扁書考。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0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靜(2000)。詔書的以紙代簡過程。濟南大學學報,200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Innis, Harold A.、何道寬(2003)。傳播的偏向。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薛英群(1988)。居延新簡釋粹。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金觀濤、劉青峰(1992)。興盛與危機:論中國社會超穩定結構。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郭慶光(1999)。傳播學教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Carey, James W.、丁未(2005)。作為文化的傳播。北京:華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Fuller, Lon Luvois、鄭戈(2005)。法律的道德性。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槃(1975)。漢晉遺簡識小七種。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安東尼.吉登斯、趙旭東、方文、王銘銘(1998)。現代性與自我認同。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哈樂德・伊尼斯、何道寬(2003)。帝國與傳播。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胡平生(2001)。《扁書》、《大扁書》考。敦煌懸泉月令詔條。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馬怡(2007)。扁書試探。額濟納漢簡釋文校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