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教師培訓場域的關係重塑
書刊名:教育研究與實驗
作者:金禮久張樂天
出版日期:2016
卷期:2016(1)
頁次:33-36
主題關鍵詞:教師培訓場域關係政策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教師培訓場域的制度設計需要準確定位多元主體間的平等關系,通過場域競爭型塑教師培訓的正當利益關系。在教師培訓政策由計劃向市場轉變的過程中,需要構筑多元主體良性互動可持續發展的伙伴關系,以教師發展的專業化培育培訓場域的自主性,改變教師"被培訓"的慣習。
期刊論文
1.吳康寧(2006)。社會學視野中的教育。教育研究與實驗,200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樂天(2007)。支持發展農村教育:歷史使命與政策行動。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華(2014)。論教師發展的本質與價值取向。教育發展研究,2014(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吳康寧(2010)。從利益聯合到文化融合:走向大學與中小學的深度合作。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朱旭東(2010)。論「國培計劃」的價值。教師教育研究,201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約翰.羅爾斯、何懷宏(1988)。正義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56)。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皮埃爾.布迪厄、華康德(2004)。實踐與反思--反思社會學導引。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高清海、胡海波、賀來(1998)。人的「類生命」與「類哲學」:走向未來的當代哲學精神。吉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金齊(2012)。資本與地位:農村教師社會地位的社會學考察。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