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社交媒體空間女性聲音的政治意涵
書刊名: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
作者:華昊
出版日期:2017
卷期:2017(12)
頁次:72-75
主題關鍵詞:女性聲音網絡政治參與社交媒體公共空間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0
女性網絡參政已成為當前政治民主化進程中的重要議題。女性參政模式從較為單一的制度性分配,逐步發展成為以"自我賦權"為核心的多元途徑。借助社交媒體,運用各種"另類"的表達,那些身處社會邊緣的女性發出"聲音"。在此意義上,所謂的女性問題不僅是社會眼中的女性問題,也是女性眼中的社會問題。據此,拓展了女性的話語空間,推動了日常生活的變革,填補了法律政策和現實的罅隙。
期刊論文
1.陸揚(2012)。從亞文化到後亞文化研究。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嚴強(2000)。政治研究的微觀層面。南通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Tsfati, Yariv、約瑟夫.N. 阿卡貝拉、馬妍妍(2015)。什麽人們收看他們不相信的新聞?作為媒介懷疑和新聞報道緩和劑的認知需要。中國傳媒報告,201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姚君喜(2012)。媒介接觸與社會公正。當代傳播,201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龍(2015)。轉帖、書寫互動與社交媒體的「議事共同體」重構。國際新聞界,2015(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第三期中國女性社會地位調查課題組(2011)。第三期中國女性社會地位調查主要數據報告。女性研究論叢,201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牛天秀(2013)。性別正義視域下當代中國女性網絡參政研究(博士論文)。南京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邱林川、陳韜文(2011)。新媒體事件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Storey, John、楊竹山、郭發勇、周輝(2001)。文化理論與通俗文化導論。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Young-Eisendrath, Polly、楊廣學(2003)。性別與欲望:不受詛咒的潘朵拉。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Lanser, Susan S.、黃必康(2002)。虛構的權威--女性作家與敍事聲音。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振明(1998)。政策科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羅伯特.A. 達爾、布魯斯.斯泰恩布里克納、吳勇(2012)。現代政治分析。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勞拉.斯.蒙福德(2000)。午後的愛情與意識形態。中央編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Dominelli, Lena、王瑞鴻、張宇蓮、李太斌(2007)。女性主義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順馨(1995)。中國當代文學中的叙事與性別。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馬中紅、陳霖(2015)。無法忽視的一種力量。清華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Spender, Dale(1980)。Man Made Language。London:Routledge。  new window
12.Millett, Kate、宋文偉(2000)。性政治。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尼克.庫爾德利、何道寬(2014)。媒介、社會與世界:社會理論與數字媒介實踐。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20160322)。愛吐槽的人這麽多,吐槽已成為很多年輕人的說話方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