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儒學現代化的一種嘗試--以“學衡派”為例-
作者:魏建
書刊名:儒家文化與現代化;何福田 (主編)
頁次:19-46
出版日期:2015
出版項:新北:新人類文明文教基金會
主題關鍵詞:儒學現代化學衡派
學門:哲學/宗教研究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圖書
1.吳宓(1998)。吳宓日記。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沈衛威(2007)。「學衡派」譜系:歷史與敘事。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崧(1985)。五四前後東西文化問題論戰文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萬雄(1997)。五四新文化的源流。北京:生活.新知.讀書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劉增人(2005)。中國現代文學期刊史論。北京:新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沈衛威(1999)。回眸「學衡派」--文化保守主義的現代命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胡適(2003)。胡適全集。安徽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北京大學(1979)。文學運動史料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平原(2005)。觸摸歷史與進入五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柳詒徵(1988)。中國文化史。上海:東方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吳學昭(1992)。吳宓與陳寅恪。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耿雲志(1994)。胡適遺稿及秘藏書信。黃山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吳宓(1995)。吳宓自編年譜。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周佩瑤(2013)。「學衡派」的身份想象。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李帆(2013)。學衡派。長春:長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張其昀先生紀念文集編纂委員會(1964)。張其昀先生紀念文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蕭延中、朱藝(1989)。啟蒙的價值與局限。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朱壽桐(2009)。新人文主義的中國影蹤。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胡適、歐陽哲生(1998)。胡適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