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宣和遺事》與《宋江三十六贊》中水滸故事時間先後考論--兼論“梁山泊聚義本末”的產生時間
書刊名:明清小說研究
作者:許勇強李蕊芹
出版日期:2016
卷期:2016(2)
頁次:23-35
主題關鍵詞:宣和遺事宋江三十六贊水滸故事太行山梁山泊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自魯迅以來,學界通常從《宣和遺事》的成書時間、"太行山"與"梁山濼"關系以及林沖、公孫勝的有無等角度認為龔開《宋江三十六贊》所載水滸故事早于《宣和遺事》。通過相關史料的考辨,認為《宣和遺事》中"梁山泊聚義本末"是南宋的小說話本,早于《宋江三十六贊》;"太行山"就是泰山,小說家將"太行山"與"梁山濼"并舉并不矛盾,林沖、公孫勝系后來居上的人物,《宋江三十六贊》中的綽號更接近《水滸傳》,因此"梁山泊聚義本末"當早于《宋江三十六贊》所代表的水滸故事,其形成時間應當在南宋中期,即公元1141年至1230年前后。
期刊論文
1.石昌渝(1999)。從朴刀桿棒到子母炮--《水滸傳》成書研究之一。文學遺產,199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夏夢菊(1990)。水滸演變史新論。新疆師範大學學報,199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永祜(2008)。水滸傳語言的地域色彩與南北文化融合。明清小說研究,200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鄧德佑(1986)。談〈宣和遺事〉與〈宋江三十六人贊〉的時代先後問題。明清小說研究,198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馬成生(1987)。南宋杭州與水滸故事的形成。杭州師院學報,198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中凡(1955)。試論〈水滸傳〉的著者及其創作時代。南京大學學報,1955(1),24-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徐朔方(1982)。從宋江起義到〈水滸傳〉的成書。中華文史論叢,198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蕭相愷(1985)。龔開及其〈宋江三十六贊〉并〈序〉初探。貴州文史叢刊,198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呂乃岩(1999)。試說龔開的《宋江三十六贊》及其史傳之作。文學遺產,1999(4),64-6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袁世碩(2003)。解識龔開。文學遺產,2003(5),84-96+1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杜貴晨(2010)。試說泰山別稱"太行山"--兼及若干小說戲曲之讀誤。文學遺產,201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侯會(2000)。後來居上的〈水滸〉人物--公孫勝。文學遺產,2000(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石昌渝(2003)。林沖與高俅--〈水滸傳〉成書研究之一。文學評論,200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許勇強、李蕊芹(2014)。元代水滸雜劇與〈宣和遺事〉關係新論。明清小說研究,201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魯迅(1998)。中國小說史略。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曉家(1990)。水滸瑣議。山東:山東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高儒(1957)。百川書志。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石昌渝(1994)。中國小說源流論。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嚴敦易(1957)。《水滸傳》的演變。作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灌圃耐得翁(1956)。都城紀勝。上海: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何心(1985)。「水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郎瑛(2001)。七修類稿。上海:上海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汝衡(1987)。說書史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程毅中(1998)。宋元小說研究。江蘇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胡士瑩(1980)。話本小說概論。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黃丕烈。宣和遺事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魯迅、郭豫適(1998)。中國小說史略。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胡適(1998)。水滸傳考證。胡適文存。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紹萱(1957)。論水滸傳與水滸戲--自歷史上梁山泊人民運動說起。水滸研究論文集。作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周紹良(1982)。修綆山房梓〈宣和遺事〉跋。水滸爭鳴。長江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章培恒(2012)。關於〈水滸〉成書的幾個問題。不京不海集。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曹濟平(1993)。[宣和遺事]前言。宣和遺事。江蘇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余嘉錫(2007)。宋江三十六人考實。余嘉錫論學雜著。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聶紺弩(2006)。水滸五論。中國古典小說論集。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高明閣(1982)。〈水滸傳〉與〈宣和遺事〉--口頭文學所奠定的〈水滸〉基礎之一。水滸爭鳴。長江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鄭振鐸(1957)。水滸傳的演化。中國文學研究。作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