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老地圖新詮釋:1875到1932年間地圖中的臺北城市意象-
作者:王明志
書刊名:記憶與地景:臺北城市變遷的多重詮釋;第六屆臺北學;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主編)
頁次:73-90
出版日期:2015
出版項: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主題關鍵詞:地圖臺北城市意象
學門:區域研究及地理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
期刊論文
1.郭廷建(1996)。城市形象文化塑造。城市問題,199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志弘(19940300)。城市的身世。聯合文學,10(5)=113,40-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范姜松伶(20060425)。「公共」的變遷:以清治、日治初期臺北的街道觀點為例。文化研究月報,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鴻雁(2005)。城市空間的社會與「城市文化資本」論--城市公共空間市民屬性研究。城市問題,2005(5),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林惠娟(2008)。地圖檔案中木柵地區的時空變遷。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陳家瑄(2008)。文字圖像經驗下的台北市庶民生活(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蔣曉梅(2001)。都市意象之研究--以台南市為例(博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慧瑜(2010)。日治時期臺北地區日本人的物質生活(1895-1937)(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Lynch, Kevin、宋伯欽(1994)。都市意象。台北市:台隆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趙蓉暉(2005)。索緒爾研究在中國。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Mumford, Lewis、宋俊嶺、倪文彥(2005)。城市發展史--起源、演變和前景。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池澤寬原、郝慎鈞(1988)。城市風貌設計。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Gottdiener, Mark、Lagopoulos, Alexandros Ph.(1986)。The City and the Sign: An Introduction to Urban Semiotics。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6.臺北市民政局(2003)。2003臺北市區里界說。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湯熙勇(2002)。臺北市地名與路街沿革史。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朱文一(1995)。空間.符號.城市:一種城市設計理論。台北:淑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臺北市政府(1987)。臺北市木柵區第一期市地重劃報告書。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Calvino, Italo、王志弘(1993)。看不見的城市。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Christaller, Walter、Baskin, Carlisle W.(1966)。Central Places in Southern Germany。Prentice-Hall。  new window
12.De Saussure, Ferdinand、Baskin, Wade(1966)。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New York:McGraw-Hill。  new window
13.林惠娟(2006)。文山區志土地篇。文山區公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