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大地反撲
作者:張永州李姿穎
書刊名:山窮水盡見真情:莫拉克風災慈濟援助的實證研究;許木柱 (主編)
頁次:53-76
出版日期:2014
出版項:花蓮:慈濟大學
主題關鍵詞:社會救濟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莫拉克風災
學門:社會學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期刊論文
1.楊瑪利、徐仁全、黃漢華、呂愛麗(2009)。影響未來最關鍵的會議、改變台灣的機會,就在哥本哈根。遠見雜誌,2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克竑(2011)。阿里山的史前遺址。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訊,279,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陳建宏(2011)。小林村獻肚山深層崩塌地質構造及地質材料特性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柳中明(2010)。全球環境變遷。臺北市:華都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汪中和(2012)。當快樂腳不再快樂:認識全球暖化。臺北: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許晃雄、吳宜昭、周佳、陳正達、陳永明、盧孟明(2011)。臺灣氣候變遷科學報告2011。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俊全(2004)。台灣的天然災害。遠足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寶貫、林日揚、楊駿北、鄭鼎民(2007)。島嶼生息:台灣環境調查報告。台北市:經典雜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姜善鑫(2001)。揭開福爾摩沙的面紗--台灣的自然地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林照真(2002)。戰慄土石流--災難、政治與風險管理。台北:余紀忠文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李珊(2009)。不再「沈淪」--林邊、佳冬重建新方向,http://www.taiwan-panorama.com/show_issue.php?id=2009119811010c.txt&table1=1&cur_page=1&distype=text。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天下雜誌(2012)。台灣的國土危機,http://green.cw.com.tw/2012/c12-1-1.aspx。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天下雜誌(2012)。台灣的國土浩劫,http://green.cw.com.tw/2012/c14-1-1.aspx。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汪中和(2008)。全球暖化對台灣的衝擊與回應,http://geexcell.thu.edu.tw/bbs_view.php?id=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思根(20090830)。南臺灣八八水災大解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克倫(20130216)。浙江考古9千年前先民種稻,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2/7698771.shtml。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黃馨儀(20090827)。水利署:堰塞湖崩塌釀禍與工程無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黃以敬(20120625)。星期專訪 劉紹臣:豪雨+熱導 極端氣候危台,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jun/25/today-p1.htm。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柏濡(2012)。縣府「莊肖維」山美大橋列危橋,http://60.199.249.33/news/984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環境資訊中心(2009)。暖化加劇海平面若升一公尺台灣1成土地恐淹沒,http://e-info.org.tw/node/468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蕭富元(2012)。全球暖化台灣發燒,http://green.cw.com.tw/2012/article16-5.aspx。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IPCC(2012)。Managing the risks of extreme events and disasters to advance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A special report of working groups I and II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2.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2007)。Climate Change 2007: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 to th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3.劉紹臣(2010)。暖化造成極端氣候成災已證實。面對真相、即刻行動:台灣減碳紀事。臺北:巨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田哲榮、陳世慧(2010)。水劫造因。原起不滅,只是新生:八八水災週年紀念。台北:經典雜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汪中和(2012)。水資源管理是氣候變遷下永續發展的關鍵議題。環境與宗教的對話。台北:經典雜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玉峯(2012)。自然生態保育、環境保護與慈濟宗。環境與宗教的對話。台北:經典雜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蔡素秋(2010)。尊重與感恩:慈濟援建永久屋的基本精神。慈悲心路:莫拉克風災慈濟援建。花蓮:佛教慈濟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盧孟明、卓盈旻、曾于恆、徐堂家、李清滕、林昀靜、李思瑩(2011)。台灣地區氣候變遷。台灣氣候變遷科學報告。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