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個人生命切面到百萬靈魂取樣--論王鼎鈞《碎琉璃》自傳書寫中的創意思維
作者:黃雅莉
書刊名:沉浸濃郁吐芳華;國立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 (主編)
集叢:思維與創作論叢;第八輯
頁次:193-218
出版日期:2014
出版項:臺南:國立臺南大學國文系
主題關鍵詞:王鼎鈞碎琉璃自傳書寫創意思維
學門:文學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
期刊論文
1.童慶炳(1993)。作家的童年經驗及其對創作的影響。文學評論,1993(4),54-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章亞昕(2009)。論王鼎鈞散文創作的文體學背景。華文文學,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春玲(2009)。論迟子建作品童年母題中的兒童視角。哈爾濱學院學報,30(2),112-1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尤厚雄(2011)。故事、人性、詩化--王鼎鈞散文風格論。長江大學學報,34(7),23-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袁枚、顧學頡(1960)。隨園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趙毅衡(2001)。新批評文集。天津市:百花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Cassirer, Ernst、甘陽(1985)。人論。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鼎鈞(2005)。昨天的雲。臺北:爾雅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亮軒(2003)。風雨陰晴王鼎鈞:一位散文家的評傳。臺北:爾雅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鼎鈞(2003)。文學種籽。臺北:爾雅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鼎鈞(1978)。碎琉璃。臺北:爾雅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鼎鈞(2004)。左心房漩渦。臺北: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黃偉宗(2000)。文藝辯證學。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少康(2001)。中國理論批評發展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列夫.托爾斯泰(1980)。藝術論。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莫里斯.哈瓦赫、畢然、郭金華(2002)。論集體記億。上海:上海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沈際飛(1971)。[草堂詩餘四集]序。草堂詩餘。台北:臺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周濟(1988)。介存齋論詞雜。詞話叢編。台北:新文豐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蔡文甫(1978)。九歌版原序。碎琉璃。台北:爾雅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