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心靈的描寫與救贖--張曼娟〈荷花生日〉解析-
作者:簡澤峰
書刊名:古今文學論集;李金鴦 (主編)
頁次:321-337
出版日期:2014
出版項:新北:高立
主題關鍵詞:張曼娟荷花生日
學門:文學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
期刊論文
1.張瑞芬(20010500)。鞦韆外的天空--學院閨秀散文的特質與演變。逢甲人文社會學報,2,73-9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唐湖湘(2006)。中國蓮文化研究。青海師範大學民族師範學院學報,17(2),29-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馬倩、潘華順(2001)。古代蓮文化的內涵及其演變分析。天水師範學院學報,2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汪濤(2001)。唯美主義與康德美學--「審美無利害性」概念的確立與「為藝術而藝術」命題的提出。湛江師範學院學報,2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杜吉剛(2002)。「為藝術而藝術」與形式主義--西方唯美主義文藝思潮的藝術理論體系分析。南通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董希文(2002)。唯美主義辨析。萊陽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楊向榮、曾瑩(2005)。西美爾「距離」的現代性解讀。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楊向榮、曾瑩(2006)。現代生活的審美救贖--齊美爾的時尚理論。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于明暉(2006)。於貨幣體制之外尋求詩意的棲居--論西美爾筆下的生存困惑及其救贖方式。蘇州市職業大學學報,1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李建軍(2008)。文學上的唯美主義與功利主義。小說評論,2008(3月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杜吉剛(2008)。文學藝術自律--西方唯美主義批評的一個詩學主題。新疆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版),3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楊向榮(2008)。文化悲劇與審美救贖--齊美爾現代性美學批判。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楊俊光(2008)。原型批評視角下的吳歌魚、蓮意象研究。大連大學學報,29(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陳娟(2001)。孫悟空與豬八戒:狂與欲。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4(5),18-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陳幸蕙(1986)。交會時互放的光亮。台北:爾雅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趙國華(1989)。生殖崇拜文化論。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豐懋(1996)。誤入與謫降。台北: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Neumann, Erich、李以洪(1998)。大母神--原型分析。東方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楊照(1998)。夢與灰燼--戰後文學史散論二集。臺北:聯合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