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十二音位的五度相生--曾侯乙編鐘上層一組鈕鐘的樂學內涵
書刊名:音樂研究
作者:宋克賓
出版日期:2017
卷期:2017(2)
頁次:83-90
主題關鍵詞:十二音五度相生音位大三度音列曾侯乙編鐘鈕鐘樂學樂律學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正>1978年,湖北隨縣曾侯乙墓擂鼓墩1號墓出土編鐘64件,镈1件。出土時編鐘分三層懸掛于曲尺型鐘架上。上層為鈕鐘,共20件,分三個框架懸掛,由左至右稱上層一組、上層二組和上層三組。上層一組鈕鐘6件,每鐘正鼓、右鼓部標音名,鉦
期刊論文
1.鄭榮達(1988)。試探先秦雙音編鐘的設計構想。黃鐘,198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鄭榮達(2009)。曾侯乙鐘律與清商律的比較研究。黃鐘,200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翔鵬(1981)。曾侯乙鐘、磬銘文樂學體系初探。音樂研究,198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湘(1981)。曾侯乙墓編鐘的音律探討。音樂研究,198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淑芬(1999)。從樂律銘文看曾侯乙編鐘的構成。音樂藝術,199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純一(1985)。曾侯乙編鐘的編次和樂懸。音樂研究,198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黃翔鵬(1981)。曾侯乙編鐘、編磬樂學體系初探。音樂研究,198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譚維四、馮光生(1981)。關於曾侯乙墓編鐘鈕鐘音樂性能的淺見--兼與王湘同志商榷。音樂研究,198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黃翔鵬(1983)。音樂考古學在民族音樂型態研究中的作用。人民音樂,198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漆明鏡(2007)。論雙音編鐘的音程組合。音樂研究,200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應時(1996)。評「複合律制」。音樂藝術,199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黃翔鵬(1986)。中國傳統音調的數理邏輯關係問題。中國音樂學,198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李純一(1981)。曾侯乙樂律銘文考索。音樂研究,198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黃翔鵬(1983)。中國古代律學--一種具有民族文化特點的科學遺產。音樂研究,1983(4),112-1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王友華(2009)。先秦大型組合編鐘研究(博士論文)。中國藝術研究院,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崔憲(1997)。曾侯乙編鐘鐘銘校釋及其律學研究。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李宏鋒(2014)。曾侯乙墓出土應律樂器的音列組合特徵--兼談上層鈕鐘編列與中下層甬鐘音列的關係。薪傳代繼: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學術文集。文化藝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曾憲通(1993)。曾侯乙編鐘標音銘與樂律銘綜析。楚地出土文獻三種研究。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