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一切經音義》所釋外來詞考
作者:徐時儀
書刊名:漢文佛典語言學;法鼓佛教學院 (主編)
集叢:漢文佛典語言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第三屆
頁次:495-537
出版日期:2011
出版項:臺北:法鼓文化
主題關鍵詞:一切經音義外來詞
學門:哲學/宗教研究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
期刊論文
1.徐時儀(20050600)。佛經音義所釋外來詞考。漢學研究,23(1)=46,427-46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田倩君(19650715)。「中國」與「華夏」稱謂之尋原。大陸雜誌,31(1),17-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聶鴻音(1985)。慧琳譯音研究。中央民族學院學報,1985(1),64-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楊伯達(1980)。西周玻璃的初步研究。故宮博物院院刊,1980(2),14-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蔣玄怡(1959)。古代的琉璃。文物,195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得芝(2006)。從「支那」名稱來源諸「新說」談起一關於學術規範與研究方法問題。中華文史論叢,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洪成玉(2006)。中國及其別稱考源。漢字文化,200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胡適(1934)。《辭通》--新編古漢語雙音節詞語字典。圖書季刊,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羅學正(1992)。琉璃稱謂考辨。求索,199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水谷真成(1955)。琉璃音聲考。大谷學報,3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汶江(1980)。支那一詞起源質疑。中國史研究,198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徐時儀(2004)。玄應音義各本異同考。文史,200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徐時儀(2009)。玄應一切經音義寫卷考。文獻,2009(1),30-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楊森(1994)。「婆姨」與「優婆姨」稱謂芻議。敦煌研究,199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鄭張尚芳(2006)。古譯名勘源辨訛五例。中國語文,200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朱晟(1983)。中國玻璃考。中國科技史料,198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蘇仲湘(1979)。論「支那」一詞的起源與荊的歷史與文化。歷史研究,1979(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潘悟雲(2007)。建立語言考古學的設想。人文教育.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周祖謨(2000)。洛陽伽藍記校釋。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釋慧琳(1986)。一切經音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秦公、劉大新(1995)。廣碑別字。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敦煌研究院(1986)。敦煌莫高窟供養人題記。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周祖謨(1983)。唐五代韻書集存。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余迺永(2000)。新校互注宋本廣韻。上海辭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湧泉(1996)。敦煌俗字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邦維(2000)。南海寄歸內法傳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林梅村(1998)。漢唐西域與中國文明。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玄奘、辯機、季羨林(2000)。大唐西域記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梁章鉅(1996)。稱謂錄。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周秉鈞(1984)。尚書易解。長沙:岳麓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胡適(1999)。白話文學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Pulleyblank, Edwin G.、潘悟雲、徐文堪(1999)。上古漢語的輔音系統。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羅常培(1989)。語言與文化。北京:語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孫詒讓(1987)。周禮正義。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黃征、張涌泉(1977)。敦煌變文校注。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季羨林(1995)。季羨林佛教學術論文選。台北:東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王重民(1997)。敦煌變文集。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玄應(1982)。一切經音義。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錢鍾書(1979)。管錐編。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許慎、段玉裁(1981)。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王爾敏(2003)。「中國」名稱溯源及其近代詮釋。中國近代思想史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池曦朝(1984)。試論「支那」一詞的來源及本義。語言論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胡厚宣(2002)。論五方觀念及「中國」稱謂之起源。甲骨學商史論叢。河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饒宗頤(1993)。蜀布與Cnapatta。梵學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徐時儀(2004)。「印度」譯名管窺。華林。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徐時儀(2007)。慧琳一切經音義各本異文考。傳統中國研究集刊。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